出自宋代蘇舜元《瓦亭聊句》:
陰霜策策風(fēng)呼虓,羌賊膽開兇{左兇右炎}豪。
赤膠脆折乳馬健,漢野秋穟黃云高。
驅(qū)先老尩伏壯黠,裹以山壑鬼莫招。
烽臺屹屹百丈起,但報平安搖桔槔。
喜聞羸師入吾地,主將踴躍士惰驕。
神鋒前揮擁勝勢,橫陣立敵俱奔逃。
不知餌牽落檻穽,一麾發(fā)伏如驚飆。
重圍八面良難度。
相顧無路惟青霄。
地形窄束甲刺骨,皆裂不復(fù)能相鏖。
棄兵滾滾令不殺,部曲易主無織囂。
慟哭皇天下厭禍,空同無色勁氣消。
狂童得志賤物命,隴上盤馬為嬉遨。
蒼皇林間健兒婦,剪紙瀝酒呼嗷嗷。
將軍疾趨占葬地,年年載柩爭咸崤。
朝延不惜好官爵,絳蠟刻印埋蓬蒿。
三公悲吟困數(shù)敗,車上輕重如鴻毛。
白衣壯土氣塞腹,憤勇不忍羞本朝。
重瞳三顧可易得,亮輩本亦生吾曹,窮居衰牢厭咄咄,歲月奔激朱顏凋。
當(dāng)年請行太明下,今日頹墮思南巢。
陽羨溪光逗蒼玉,盡半健鯽煙中跳。
便欲買田學(xué)秧稻,不復(fù)與世爭錙毫。
奈何三世奉恩澤,肯以軀命辭枯焦。
以知出處擊大義,一飯四顧情如燒。
賀蘭磨劍河飲馬,頸擊此賊期崇朝。
歸來天下解倒掛,玉色藹藹宸歡饒。
筆傾江河紙云霧,歡頌來業(yè)包陶姚。
注釋參考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檻穽
亦作“ 檻阱 ”。1.捕捉野獸的機具和陷坑?!逗鬂h書·宋均傳》:“郡多虎暴,數(shù)為民患,常募設(shè)檻穽而猶多傷害?!?李賢 注:“檻,為機以捕獸。穽謂穿地陷之。” 宋 李綱 《靖康傳信錄》卷二:“彼以孤軍入重地,正猶虎豹自投於檻穽中?!薄缎咽篮阊浴ご髽淦铝x虎送親》:“﹝ 勤自勵 ﹞行至中途,地名 大樹坡 ,見一黃斑老虎,誤陷于檻穽之中。” 清 心青 《廿世紀(jì)女界文明燈彈詞·茶會》:“如果一個女子,雖是十分文明,卻只家庭中與男子相見,不能出外交游,仍是束縛其自由之權(quán),與檻阱中牛馬無異?!?/p>
(2).喻人世間的陷阱、牢籠。 宋 歐陽修 《別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》詩:“自茲遭檻穽,一落誰引汲?” 宋 曾鞏 《書閣》詩:“世路因仍憂檻穽,他鄉(xiāng)衰暮傍風(fēng)塵?!薄顿Y治通鑒·后漢高祖乾祐元年》:“今 延壽 方墜檻穽,吾何忍更害 匡贊 乎?”
一麾
(1).猶一揮,有發(fā)令調(diào)遣意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感虛》:“ 襄公 志在戰(zhàn),為日暮一麾,安能令日反?”
(2).形容舉事簡捷。 宋 范仲淹 《寄石學(xué)士》詩:“一麾了婚嫁,萬事蠹精神?!?/p>
(3).一面旌麾。舊時作為出為外任的代稱。 唐 杜牧 《即事》詩:“莫笑一麾東下計,滿江秋浪碧參差?!?宋 曾鞏 《和邵資政》詩:“拂衣久欲求三徑,竊食聊須把一麾?!?清 沉濤 《迭韻和子方謝鶴》:“五貺可無詩媵鶴,一麾聊當(dāng)夢游仙?!眳⒁姟?一麾出守 ”。
發(fā)伏
(1).揭露隱蔽的壞人壞事?!稘h書·張敞傳》:“其治 京兆 ,略循 趙廣漢 之跡。方略耳目,發(fā)伏禁姦,不如 廣漢 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倉慈傳》:“或哀矜折獄,或推誠惠愛,或治身清白,或擿姦發(fā)伏,咸為良二千石?!?宋 王安石 《大理寺丞楊君墓志》:“及其為吏,披姦發(fā)伏,振摘利害……有以過人如此?!?/p>
(2).突出伏兵。 宋 蘇舜欽 《慶州敗》詩:“一麾發(fā)伏鴈行出,山下掩截成重圍。”《英烈傳》第七一回:“只看林莽中高懸紅燈為號,一齊發(fā)伏追擊?!?/p>
驚飆
突發(fā)的暴風(fēng);狂風(fēng)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吁嗟篇》:“卒遇回風(fēng)起,吹我入云間……驚飆接我出,故歸彼中田。” 宋 周邦彥 《端鶴仙》詞:“驚飆動幕,扶殘醉繞紅藥。” 清 譚嗣同 《公宴》詩:“驚飆下纖云,瑤瑟聲為哀?!?/p>
驚飇:同“ 驚飆 ”。 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“足逸驚飇,鏃析毫芒?!?宋 司馬光 《奉同何濟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劇呈同舍》詩:“何時驚飇來,掃蕩天地清。” 清 李調(diào)元 《送舍人徐蒸遠(yuǎn)回南》詩:“驚飇凄以肅,凍雪欲封瓦?!?/p>
驚飈:同“ 驚飆 ”。 晉 殷仲文 《解尚書表》:“洪波振壑,川無恬鱗;驚飈拂野,林無靜柯?!?元 揭傒斯 《湖南憲使盧學(xué)士移病歸潁》詩:“驚飈卷飛轍,寥落從此始?!?清 紀(jì)昀 《風(fēng)土》詩之十九:“驚飈相戒避 三泉 ,人馬輕如一葉旋?!?/p>
蘇舜元名句,瓦亭聊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