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錢選《題雪霽望弁山圖》:
亂山積雪郁崔嵬,對景慚無倡和才。
晴日舊曾梅下飲,好懷今為竹林開。
仙人千劫能居此,俗客三生始一來。
未許扁舟落吾手,明朝相約共傳杯。
注釋參考
山積
(1).堆積如山。極言其多。《后漢書·崔駰傳》:“處士山積,學(xué)者川流;衣裳被宇,冠蓋云浮?!?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中:“ 王鍔 累任大鎮(zhèn),財貨山積?!薄睹魇贰菚r來傳》:“筐篚苞苴,輻輳山積,猶無饜足?!?/p>
(2).山巒重迭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宣城郡內(nèi)登望》詩:“山積 陵陽 阻,溪流 春穀 泉?!?/p>
崔嵬
崔嵬 (cuīwéi) 有石頭的土山 rocky mound or peak 慎事關(guān)門并早歸,眼前恩愛隔崔嵬。——《jin{1*1}瓶{1*1}梅》 高大;高聳 lofty 帶長鋏之陸離兮,冠切云之崔嵬。——《楚辭·屈原·涉江》 仙峰巔險峻嶺崔嵬?!斗馍裱萘x》對景
(1).對著眼前景物。 南唐 李煜 《浪淘沙》詞:“往事只堪哀,對景難排?!?元 耶律楚材 《河中游西園》詩:“對景怕看紅日暮,臨池羞照白頭新?!?/p>
(2).比喻兩相符合;對路。《紅樓夢》第三三回:“ 襲人 聽了這兩件事都對景,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谑寤兀骸按蠹艺h這戲唱得對景?!?/p>
倡和
(1).一人首唱,他人相和,互相應(yīng)答。語出《詩·鄭風(fēng)·萚兮》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倡和清濁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先發(fā)聲者為倡,后應(yīng)聲者為和?!?/p>
(2).指以詩詞相酬答。 宋 葛立方 《韻語陽秋》卷十五:“﹝ 陳后主 ﹞與倖臣各製歌詞,極於輕蕩,男女倡和,其音甚哀?!?元 張壽卿 《紅梨花》第三折:“全憑著花月為媒,共佳人倡和傳杯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二:“ 趙 以寒士,而留余仍住 王公 舊屋,供饔飱,彼此倡和。”
(3).一人提出主張,他人附和,以相呼應(yīng)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巴鈨?nèi)倡和為忠,率事以信為共,供養(yǎng)三德為善,非此三者弗當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不相違也?!薄缎绿茣せ抡邆飨隆ぬ锪钭巍罚骸霸紫?盧攜 素事 令孜 ,每建白,必阿邑倡和?!?清 薛福成 《選舉論中》:“其后上無明君,朝無是非,諸名士乃爭相倡和,樹朋黨,然上下知畏清議, 漢 之賴以維持者數(shù)十年。”
(4).猶倡隨。特指夫唱婦和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治家》:“ 河 北人事,多由內(nèi)政……倡和之禮,或‘爾’‘汝’之?!?/p>
錢選名句,題雪霽望弁山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