鄙夷不訓(xùn),夫豈其真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和陶勸農(nóng)六首》
咨爾漢黎,均是一民。
鄙夷不訓(xùn),夫豈其真。
怨憤劫質(zhì),尋戈相因。
欺謾莫訴,曲自我人。
注釋參考
鄙夷
鄙夷 (bǐyí) 輕視;鄙薄 despise;disdain;scorn 先生不鄙夷敝邑,不遠(yuǎn)千里,將康(安也)我楚邦?!?宋濂《燕書(shū)》豈其
(1).猶何必。《詩(shī)·陳風(fēng)·衡門》:“豈其食魚(yú),必河之魴。豈其取妻,必 齊 之 姜 ?!?鄭玄 箋:“此言何必河之魴然后可食,取其口美而已;何必大國(guó)之女然后可妻,亦取貞順而已。”《漢書(shū)·王貢兩龔鮑傳序》:“ 谷口 鄭子真 不詘其志,耕於巖石之下,名震於京師,豈其卿?豈其卿?” 清 李調(diào)元 《勦說(shuō)·豈其卿》:“豈其卿者,猶云何必卿也?!?/p>
(2).猶難道。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“ 肸 又無(wú)子。公室無(wú)度,幸而得死,豈其獲祀?” 杜預(yù) 注:“言必不得祀?!薄冻o·離騷》:“豈其有他故兮,莫好脩之害也!”
蘇軾名句,和陶勸農(nóng)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