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游厭人境,振策窮幽躅
出自元代黃溍《游西山同項可立宿靈隱西庵》:
薄游厭人境,振策窮幽躅。
理公所開鑿,遺跡在巖麓。
秋杪霜葉丹,石面寒泉綠。
仰窺條上猿,攀蘿去相逐。
物情一何適,人事有羈束。
卻過猊峰回,遙望松林曲。
前山夜來雨,濕云漲崖谷。
縹緲辨朱甍,禪房帶修竹。
故人丹丘彥,抱被能同宿。
名篇聊一詠,異書欣共讀。
蹉跎未聞道,黽勉尚干祿。
夙有丘壑明,吾居幾時卜?
注釋參考
薄游
亦作“ 薄游 ”。1.為薄祿而宦游于外。有時用為謙辭。 晉 夏侯湛 《東方朔畫贊》序:“以為濁世不可以富貴也,故薄游以取位。”《文選·謝朓<休沐重還道中>詩》:“薄游第從告,思閑愿罷歸?!?李周翰 注:“薄游,薄宦也?!?唐 杜甫 《夜雨》詩:“通籍恨多病,為郎忝薄游。” 明 王世貞 《秩滿三載移牘有嘆》詩之二:“厭説 青 齊 舊,依稀十二年。薄游鷄肋味,多難《馬蹄》篇。”
(2).漫游,隨意游覽。 唐 李嘉祐 《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》詩:“細(xì)草緑汀洲,王孫耐薄游?!?明 徐渭 《梅賦》:“往予薄游海外,聞 羅浮 之勝而未得登焉。” 謝無量 《己酉歲未盡七日自蕪湖溯江還蜀入春淹泊峽中觀物敘懷》詩:“薄游從曼衍,疾首念鰥惸?!?/p>
見“ 薄游 ”。
人境
[man's world;world of people] 人間
結(jié)廬在人境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飲酒》
詳細(xì)解釋塵世;人所居止的地方。 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五:“結(jié)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?!?唐 白居易 《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》詩:“不與人境接,寺門開向山?!?清 黃鷟來 《秋曉行阧山值雨訪李庚初煉師》詩:“前窮斷峰口,豁達(dá)人境異。”
振策
揚(yáng)鞭走馬。 晉 陸機(jī) 《赴洛道中作》詩之二:“振策陟崇丘,案轡遵平莽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方欲振策 燕 趙 ,席卷 秦代 ?!?明 劉基 《自衢州至蘭溪》詩:“振策率廣路,逍遙散煩襟。” 清 譚嗣同 《報貝元徵書》:“以足下遂當(dāng)西邁,振策在涂,故不以時報?!?/p>
幽躅
猶言獨(dú)自徘徊。 唐 岑參 《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》詩序:“今者幽躅勝概,嘆不得與此公俱。”
黃溍名句,游西山同項可立宿靈隱西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