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中《游茅山二首》:
綠蘚深迎步,紅霞爛滿(mǎn)衣。
洞天應(yīng)不遠(yuǎn),鸞鶴向人飛。
茅許仙蹤在,煙霞一境清。
夷希何許叩,松徑月空明。
注釋參考
何許
何許 (héxǔ) 什么;哪里 what;what kind of 陳留老父者,不知何許人也。——《后漢書(shū)·陳留老父?jìng)鳌?不知何許人?!鳌?魏禧《大鐵椎傳》 賈二是何許人,竟敢搞到我的頭上來(lái)了松徑
松間小路。 南朝 梁 劉孝先 《和亡名法師秋夜草堂寺禪房月下》:“洞戶(hù)臨松徑,虛窗隱竹叢?!?唐 元結(jié) 《登白云亭》詩(shī):“出門(mén)見(jiàn) 南山 ,喜逐松徑行?!?宋 蘇轍 《游鍾山》詩(shī):“石梯南下俯城闉,松徑東蟠轉(zhuǎn)山谷?!?/p>
空明
(1).空曠澄澈。 唐 韓愈 《祭郴州李使君文》:“航 北湖 之空明,覷鱗介之驚透?!?宋 蘇軾 《記承天寺夜游》:“庭下如積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橫,蓋竹柏影也?!?/p>
(2).特指月光下的清波。 宋 蘇軾 《前赤壁賦》:“桂棹兮蘭槳,擊空明兮泝流光?!?/p>
(3).指空曠澄凈的天空。 宋 蘇軾 《海市》詩(shī):“東方云??諒?fù)空,羣仙出沒(méi)空明中?!?/p>
(4).指洞澈而靈明的心性。 宋 蘇轍 《讀舊詩(shī)》詩(shī):“老人不用多言語(yǔ),一點(diǎn)空明萬(wàn)法師。”
(5).形容心性洞澈而靈明。 清 鄭燮 《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三書(shū)》:“誠(chéng)知書(shū)中有書(shū),書(shū)外有書(shū),則心空明而理圓湛,豈復(fù)為古人所束縛,而略無(wú)張主乎!” 謝覺(jué)哉 《不惑集·再談“想”》:“旦則是心里空明,不雜成見(jiàn),不自以為是?!?/p>
李中名句,游茅山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