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愿入靈岳,藏經(jīng)訪遺蹤
出自唐代崔興宗《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》:
行苦神亦秀,泠然谿上松。
銅瓶與竹杖,來自祝融峰。
常愿入靈岳,藏經(jīng)訪遺蹤。
南歸見長老,且為說心胸。
注釋參考
常愿
平素的志愿。《后漢書·左雄傳》:“今阿母躬蹈約儉,以身率下,羣僚蒸庶,莫不向風(fēng),而與 王圣 并同爵號,懼違本操,失其常愿?!?/p>
靈岳
亦作“ 靈岳 ”。1.靈秀的山岳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答二郭》詩之二:“結(jié)友集靈岳,彈琴登清歌?!?唐 王勃 《晚秋游武擔(dān)山寺序》:“豈如 武擔(dān) 靈岳,開明故地, 蜀夫人 之葬跡, 任文公 之死所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難中相會》:“靈岳鬱嵯峨,仙人正高臥?!?/p>
(2).特指 泰山 。 唐 柳宗元 《柳州賀破東平表》:“旌旗燭耀於洪河,金鼓震驚於靈岳?!奔⒁?童宗說 曰:“靈岳, 太山 。”
見“ 靈岳 ”。
遺蹤
遺蹤 (yízōng) 舊址,陳跡,這里指所在地 old address 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,得雙石于潭上。—— 宋· 蘇軾《石鐘山記》崔興宗名句,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