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德武《木蘭花慢》:
自東君別后,對(duì)花柳、愈無聊。
但旅寓年年,夢(mèng)添夜夜,飯減朝朝。
應(yīng)憐此情何似,卻梅天、風(fēng)雨正瀟瀟。
奩玉有誰(shuí)暖眼,帶圍漫自松腰。
深沈庭院好香燒。
水遠(yuǎn)玉人遙。
念信阻鸞箋,調(diào)空綠綺,字滿鮫綃。
東君也知人意,幾黃昏、天際送蘭橈。
錦荔堂前載酒,梧桐月下吹{1|1}簫。
注釋參考
鸞箋
亦作“ 鸞牋 ”。 宋 蘇易簡(jiǎn) 《文房四譜·紙譜》:“ 蜀 人造十色牋,凡十輻為一榻……然逐幅于方版之上砑之,則隱起花木麟鸞,千狀萬態(tài)?!焙笕艘蚍Q彩箋為“鸞箋”。 宋 張镃 《池上木芙蓉欲開述興》詩(shī)之二:“岸巾三酌便酣眠,墮地鸞牋寫未全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慈訓(xùn)》:“歌《鳴鹿》,賦落鴻,寫鸞箋驚蛇走龍?!?清 龔自珍 《丑奴兒令》詞:“鸞箋偷寫伊名字,琴語(yǔ)依稀,箏語(yǔ)依稀,花影無媒忽進(jìn)幃?!?/p>
綠綺
1.古琴名。 2.泛指琴。 3.綠色的絲綢。
鮫綃
亦作“ 鮫鮹 ”。1.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綃。亦借指薄絹、輕紗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上:“南海出鮫綃紗,泉室潛織,一名龍紗。其價(jià)百餘金,以為服,入水不濡?!?唐 溫庭筠 《張靜婉采蓮曲》:“掌中無力舞衣輕,剪斷鮫鮹破春碧。” 明 高東嘉 《泣顏回·春游》套曲:“見游人往來,貪歡笑,舞鮫鮹,鬧咳咳笑高?!薄剁R花緣》第九四回:“﹝車﹞係用柳木如窗欞式做成,極其輕巧;周圍俱用鮫綃為幔;車內(nèi)四面安著指南針?!?冰心 《我們太太的客廳》:“陽(yáng)光從紫云中穿著淡黃紗浪進(jìn)來,清脆的鳥聲在中間流囀,屋子的一切,便好似蒙在鮫鮹之中的那般波動(dòng),軟艷!”
(2).指毛帕、絲巾。 宋 陸游 《釵頭鳳》詞:“春如舊,人空瘦,淚痕紅浥鮫綃透。” 明 梁少白 《月云高·紀(jì)情》套曲:“黃花羞對(duì),也只為君,金樽慵倒,也只為君,淚珠暗把鮫鮹揾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寄扇》:“恨在心苗,愁在眉梢,洗了胭脂,涴了鮫綃?!?/p>
陳德武名句,木蘭花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