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羅隱《秋日有寄》
丹青未合便回頭,見盡人間事始休。只有百神朝寶鏡,
永無纖浪犯虛舟。曾臨鐵甕雖分職,近得金陵亦偶游。
東去西來人不會(huì),上卿蹤跡本玄洲。
注釋參考
只有
只有 (zhǐyǒu) 表示必需的條件,下文常用“才”、“方”呼應(yīng) only 只有依靠群眾,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唯有;僅有 alone 只有他知道內(nèi)情百神
指各種神靈?!对姟ぶ茼灐r(shí)邁》:“懷柔百神,及 河 喬岳?!薄睹献印とf章上》:“使之主祭,而百神享之,是天受之。”《漢書·杜鄴傳》:“上帝百神收還威怒,禎祥福祿何嫌不報(bào)?!?宋 蘇轍 《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》之二:“胡為嗜一飽,坐使百神哭?!?清 顧炎武 《恭謁孝陵》詩:“正寢朝羣后,空城走百神?!?/p>
寶鏡
(1).鏡子的美稱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為羊兗州家人答餉鏡》詩:“信來贈(zèng)寶鏡,亭亭似團(tuán)月?!?唐 劉長卿 《春鏡》詩:“寶鏡凌曙開,含虛浄如水?!薄秲号⑿蹅鳌肪壠鹗谆兀骸霸缬幸淮厝颂н^一座金鑲玉琢鳳舞龍盤的光明寶鏡來?!?碧野 《青山常在水長流》:“ 新安江 水庫真象一面寶鏡,七十多座島嶼象鑲嵌的顆顆綠寶石?!?/p>
(2).喻日或月。 唐 崔護(hù) 《日五色賦》:“暈藻繪於金輪,聚云霞於寶鏡。” 宋 李樸 《中秋》詩:“皓魄當(dāng)空寶鏡升,云間仙籟寂無聲?!?/p>
虛舟
(1).無人駕御的船只。語本《莊子·山木》:“方舟而濟(jì)於河,有虛船來觸舟,雖有惼心之人不怒?!?宋 司馬光 《酬王安之聞罷真率會(huì)》詩:“虛舟非有意,飄瓦不須嗔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內(nèi)篇》之一:“故陗壑之阻,盜賊弗怨;虛舟之觸,褊心弗怒:無意也?!?/p>
(2).比喻胸懷恬淡曠達(dá)。 唐 駱賓王 《秋日于益州李長史宅宴序》:“長史公玄牝凝神,虛舟應(yīng)物?!?清 錢謙益 《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張振秀授奉直大夫》:“朗鑑在心,虛舟應(yīng)物?!?/p>
(3).謂任其漂流的舟楫。常比喻人事飄忽,播遷無定。 唐 高適 《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》詩:“片云對漁父,獨(dú)鳥隨虛舟?!?金 盧摯 《折桂令·武昌懷古》曲:“身世虛舟,千載悠悠,一笑休休。” 清 劉荻 《題陳世長舫齋》詩:“想到虛舟百事慵,當(dāng)窗端只愛云峰?!?/p>
(4).輕捷之舟。《文選·謝靈運(yùn)<游赤石進(jìn)帆海>詩》:“溟漲無端倪,虛舟有超越?!?李周翰 注:“輕舟而進(jìn)曰虛舟?!?/p>
羅隱名句,秋日有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