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與知者道,莫語俗人休
出自宋代汪莘《水調(diào)歌頭(客有言存心者,未得其序,因賦)》:
欲覓存心法,當自盡心求。
此心盡處,豁地知性與天侔。
行盡武陵溪路,忽見桃源洞口,漁子舍漁舟。
輸與逃秦侶,絕境幾春秋。
舉全體,既盡得,要斂收。
勿忘勿助之際,玄牝一絲頭。
君看天高地下,中有鳶飛魚躍,妙用正周流。
可與知者道,莫語俗人休。
注釋參考
與知
(1).猶與聞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﹝ 公孫免餘 ﹞對曰:‘臣殺之,君勿與知?!伺c 公孫無地 、 公孫臣 謀,使攻 寧氏 ?!薄秶Z·晉語二》:“ 重耳 、 夷吾 與知 共君 之事?!?/p>
(2).預先知曉?!妒酚洝だ献禹n非列傳》:“夫貴人得計而欲自以為功,説者與知焉,則身危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人主先得其計己功,説者知前發(fā)其蹤跡,身必危亡?!?/p>
俗人
俗人 (súrén) 佛教指沒有出家的世俗之人 layman 僧人生活比起俗人來,還是屬于苦行一類 平庸的人;庸俗的人 mediocre person )常從容淡靜,不好交接俗人?!逗鬂h書·張衡傳》 然此可為智者道,難為俗人言也?!獫h· 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汪莘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客有言存心者,未得其序,因賦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