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非張巡遍記誦,豈與李翰爭毫厘
出自宋代陳與義《某蒙示詠家弟所撰班史屬辭長句三嘆之余輒用》:
雋永雜俎雖甚旨,何似三冬足文史。
羨子皮里西京書,議論逼人驚亹亹。
戲?yàn)檎Z韻網(wǎng)所遺,人皆百能子千之。
雖非張巡遍記誦,豈與李翰爭毫厘。
不待區(qū)區(qū)隸古定,便令景宗知去病。
掇要虛煩四十篇,三卷之博能擬圣。
儒林丈人摛藻春,作詩印可融心神。
我亦從今悔迂學(xué),不須更辨瓚稱臣。
注釋參考
張巡
張巡(709-757) : 唐代鄧州南陽(今屬河南)人。開元進(jìn)士。安史之亂時(shí),他任真源令,起兵守雍丘(今河南杞縣),抵抗叛軍。后移守睢陽(今河南商丘),與太守許遠(yuǎn)共同作戰(zhàn),在內(nèi)無糧草、外無援兵的情況下,依靠軍民堅(jiān)守?cái)?shù)月不屈。睢陽失守后,遭殺害。記誦
默記背誦。 宋 王珪 《諸科問經(jīng)義奏狀》:“將令士者悉以明‘六經(jīng)’da{1*1}法之歸,固不專于記誦之功也。” 元 揭傒斯 《讀書處銘》:“古者讀書,學(xué)之一事。力行是務(wù),記誦其次。” 清 王有光 《吳下諺聯(lián)·一寸光陰一寸金》:“自七八歲至二十歲,所讀得之書,至老猶能記誦,此際光陰是赤金?!?/p>
毫厘
毫厘 (háolí) 兩個(gè)很小的計(jì)量單位,極言數(shù)量之小 iota;the least bit 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陳與義名句,某蒙示詠家弟所撰班史屬辭長句三嘆之余輒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