仗馬極知非久斥,沙鷗要是孰能馴
出自宋代陸游《次韻鄭盱眙見寄并簡其甥劉君》:
衣上空嗟京洛塵,故交半作白頭新。
眾中初得見吾子,東觀已疑無若人。
仗馬極知非久斥,沙鷗要是孰能馴?兩章英妙同時(shí)到,趙壹囊中卻未貧。
注釋參考
仗馬
(1).皇帝儀仗隊(duì)所用的馬。裝飾華麗,通常用于朝會(huì)、祀典、出巡等。 宋 沉括 《夢(mèng)溪筆談·故事一》:“今謂之殿門天武官,極天下長人之選,八人。上御前殿,則執(zhí)鉞立于 紫宸門 下,行幸則為禁圍門,行于仗馬之前?!?宋 龐元英 《文昌雜錄》三卷:“西面bai{1*1}虎旗一、五星旗五、五鳳旗十。仗馬每面三疋,每疋御龍官四人?!?/p>
(2).比喻坐享俸祿而不敢言事之官。語出《新唐書·奸臣傳·李林甫》:“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,固寵市權(quán),蔽欺天子耳目,諫官皆持祿養(yǎng)資,無敢正言者。補(bǔ)闕 杜璡 再上書言政事,斥為 下邽 令。因以語動(dòng)其餘曰:‘明主在上,羣臣將順不暇,亦何所論?君等獨(dú)不見立仗馬乎?終日無聲,而飫三品芻豆;一鳴,則黜之矣。后雖欲不鳴,得乎?’由是諫爭路絶?!?清 王九齡 《竊祿》詩:“無聲慚仗馬,有淚對(duì)刑書?!?/p>
知非
(1).五十歲的代稱?!痘茨献印ぴ烙?xùn)》:“故 蘧伯玉 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?!敝^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。后因以“知非”稱五十歲。 唐 白居易 《自詠》:“誠知此事非,又過知非年?!?宋 李清照 《<金石錄>后序》:“余自少 陸機(jī) 作賦之二年,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,三十四年之間,憂患得失,何其多也?” 清 鈕琇 《觚賸·除夜覘士》:“﹝ 陳楚產(chǎn) ﹞齒踰知非,始補(bǔ)弟子員?!?/p>
(2).省悟以往的錯(cuò)誤。 唐 趙嘏 《東歸道中》詩之一:“平生事行役,今日始知非。” 寧調(diào)元 《東蛻庵三什》:“北瘦南肥各迥然,知非遙想待他年?!?/p>
沙鷗
沙鷗 (shā ōu) 指棲息沙洲的鷗一類的水鳥 sand bird要是
要是 (yàoshi) ——用在偏正復(fù)句的偏句中,表示假設(shè),相當(dāng)于“如果”,正句有時(shí)用“就”跟它呼應(yīng) in case;if 你要是沒有時(shí)間來的話,我可以去找你陸游名句,次韻鄭盱眙見寄并簡其甥劉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盡是數(shù)旬陪奉處,使君爭肯不相思。
- 曾經(jīng)謝病各游梁,今日相逢憶孝王。作者:劉禹錫作品:洛中逢白監(jiān)同話游梁之樂,因寄
- 江中淘河嚇飛燕,銜泥卻落羞華屋
- 一夜夢(mèng)難成,三處愁相并作者:湯舜民作品:【雙調(diào)】慶東原 京口夜泊
- 至道不煩不遠(yuǎn),至人只在目前
- 老松掀甲作風(fēng)云,亂石激流殷霹靂
- 皆賀虢巖終選傅,自傷燕谷未逢鄒。作者:許渾作品: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樓宴二首
- 君侯智略誰與儔,天子久寬西顧憂
- 愿他一枝入西土,令我滅度生其間作者:王阮作品:洞庭題詠十一首小湖寺
- 遺骸誰護(hù)惜后死屬王君作者:柳亞子作品:巢南書來,謂將刊長興伯吳公遺集,先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