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信孺《題龍隱巖》:
春波飽微淥,斗柄函空明。
方舟貫巖腹,鵝鸛相酬鳴。
仰窺穹窿頂,宛轉(zhuǎn)百怪呈。
僅余鱗甲碎,不見頭角獰。
下闖清泠淵,演迤萬頃澄。
但同魚鳥參,勿遣蛟龍?bào)@。
抉苔撫奇篆,倚棹看題名。
三將標(biāo)殊勛,自與山不傾。
誰歟贅小筑,正恐山靈嗔。
南澗更幽絕,仙佛依崢嶸。
太虛可為室,豈復(fù)資藥楹。
乳泉助茗碗,中有冰雪清。
何須驂鸞去,此即白玉京。
鼎來不速客,抱琴忽逢迎。
愛此無弦曲,巖溜同一聲。
為君洗塵耳,喚我詩魂醒。
祗愁白衣至,好句亡繇成。
注釋參考
殊勛
特出的功勛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荀彧傳》:“ 董昭 等謂 太祖 宜進(jìn)爵國公,九錫備物,以彰殊勛。” 隋 李德林 《天命論》:“ 太祖 挺生,庇民匡主,立殊勛于 魏 室,建茂績于 周 朝?!?宋 楊萬里 《赴文德殿聽麻仍拜表》詩:“夙退自欣還自笑,素餐便當(dāng)策殊勛?!?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誅妖檄文》:“共扶真主,各建殊勛?!?/p>
不傾
(1).不傾側(cè);不傾覆。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登 蓬萊 而容與兮,鼇雖抃而不傾?!?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圖萬載而不傾,奄摧落於十紀(jì)。” 清 戴名世 《<困學(xué)集>自序》:“即不用而亦所以持世於不傾也?!?/p>
(2).不偏。 明 方孝孺 《送石君永常赴河南僉事序》:“子其正乃心,嗜欲不形,好惡不傾,是非咸得其正,然后可以為正矣?!?/p>
方信孺名句,題龍隱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