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時欲并盡,雙影未嘗來
出自唐代沈佺期《同獄者嘆獄中無燕》:
何許乘春燕,多知辨夏臺。
三時欲并盡,雙影未嘗來。
食蕊嫌叢棘,銜泥怯死灰。
不如黃雀語,能雪冶長猜。
注釋參考
三時
(1).指春、夏、秋三季農(nóng)作之時?!蹲髠鳌せ腹辍罚骸皾嶔邑S盛,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三時,春、夏、秋?!?唐 元稹 《茅舍》詩:“我欲他郡長,三時務(wù)耕稼。”《新唐書·劉蕡傳》:“愿陛下廢百事之用,以廣三時之務(wù),則播植不愆矣?!?/p>
(2).夏至后半個月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夏日應(yīng)令》詩:“五月炎蒸氣,三時刻漏長?!?明 周之玙 《農(nóng)圃六書·占候·五月占》:“夏至后半月為三時,頭時三日,中時五日,三時七日?!?/p>
(3).早、午、晚。 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殺氣三時作陣云,寒聲一夜傳刁斗。” 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大內(nèi)規(guī)制紀(jì)略》:“各有佛堂以供香火,三時鐘磬,宛如梵宮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尊隱》:“日有三時,一曰蚤時,二曰午時,三曰昏時?!?/p>
(4). 印度 分一年為熱、雨、寒三時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印度總述》:“ 如來 圣教,歲為三時: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,熱時也;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,雨時也;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,寒時也。”
(5).佛教謂 釋迦牟尼佛 逝世后,佛法將經(jīng)歷的zheng{1-1}法、像法和末法三大時期。一般認(rèn)為zheng{1-1}法五百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萬年。見 南朝 陳 慧思 《立誓愿文》。 唐 窺基 《大乘法苑義林章》卷六:“佛滅度后,法有三時,謂正、像、末。具行教、行、證三,名為zheng{1-1}法;但有教、行,名為像法;有教無餘,名為末法。”
未嘗
未嘗 (wèicháng) ——加在否定詞前面,構(gòu)成雙重否定;不是 have not 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不曾 did not 終夜未嘗合眼 未嘗不嘆息?!T葛亮《出師表》 所未嘗行?!顿Y治通鑒·唐紀(jì)》 未嘗識書具?!巍?王安石《傷仲永》 未嘗有言?!鳌?劉基《賣柑者言》沈佺期名句,同獄者嘆獄中無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