旃檀林,獅子窟
出自宋代釋智朋《偈傾一百六十九首》:
旃檀林,獅子窟。
蹲坐不得處,正好翻身,片片煙消時(shí),方堪拈出。
不是心,不是佛,明眼衲僧莫輕忽。
注釋參考
旃檀
旃檀 (zhāntán) 古書(shū)上指檀香 sandal(wood)獅子
(1).猛獸名。體大雄壯,身毛呈棕黃色,尾端生叢毛。雄獅頸部有長(zhǎng)鬣。產(chǎn)于 非洲 和 亞洲 西部。捕食羚羊、斑馬、長(zhǎng)頸鹿等動(dòng)物,吼聲很大,有“獸王”之稱(chēng)。 漢 荀悅 《漢紀(jì)·武帝紀(jì)三》:“ 烏弋國(guó) 去 長(zhǎng)安 萬(wàn)五千三百里,出獅子、犀牛?!?唐 元稹 《西涼伎》詩(shī):“獅子搖光毛彩豎,胡騰醉舞筋骨柔?!薄端疂G傳》第十五回:“拳打來(lái),獅子心寒;腳踢處,蚖蛇喪膽?!?/p>
(2).指獅子補(bǔ)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(bǔ)遺·兵部·武弁僭服》:“今武弁所衣繡胸,不循欽定品級(jí),概服獅子。”參見(jiàn)“ 獅子補(bǔ) ”。
釋智朋名句,偈傾一百六十九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