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曹冠《滿江紅》
日暖煙輕,竹梢映、花陰凌亂。微風(fēng)皺、池光青碧,綠楊垂岸。艷杏墻頭紅粉媚,幽蘭砌下飄香暖。稱邀賓、明日去尋芳,頻歡宴。光景速,渾如箭。醉夢里,春強(qiáng)半。且花前莫厭,玉杯頻勸。一枕游仙方警悟,浮名自笑猶縈絆。醉揮毫、付與雪兒歌,嬌鶯囀。
注釋參考
一枕
猶言一臥。臥必以枕,故稱。 唐 丁仙芝 《和薦福寺英公新?lián)k禪堂》詩:“一枕西山外,虛舟常浩然?!?宋 陸游 《感秋》詩:“一枕凄涼眠不得,呼燈起作感秋詩?!?元 馬致遠(yuǎn) 《夜行船·秋思》套曲:“蛩吟罷一枕纔寧貼,雞鳴后萬事無休歇,算名利何年是徹!” 清 宋維籓 《臺城路·蟬》詞:“午餘一枕游仙夢,幾番被伊驚醒?!?/p>
游仙
(1).漫游仙界。 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品詩》:“混俗同魚服,游仙學(xué)紫綃?!?清 周亮工 《次清風(fēng)店詠黃芽菜》:“住寺莫教流敗葉,游仙應(yīng)學(xué)煮甜霜?!?清 龔自珍 《木蘭花慢》詞:“無奈游仙覺后,碧云垂到而今。”
(2).指 晉 郭璞 所作《游仙詩》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《翰林》以為詩首,但《游仙》之作,詞多慷慨,乖遠(yuǎn)玄宗?!?章炳麟 《辨詩》:“ 漢 《郊祀歌》有《日出入》一章,其聲熙熙,悲而不傷,詞若《游仙》,乃足以作將帥之氣,雖《云門》《大卷》弗過也?!?/p>
(3).泛指游仙詩。 唐 楊炯 《群官尋楊隱居詩序》:“《游仙》可致,無勞 郭璞 之言;《招隱》成文,敢嗣 劉安 之作。”
古人謂游心仙境,脫離塵俗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七召·神仙》:“洗精服食,慕道游仙?!?唐 廣宣 《安國寺隨駕幸興唐觀應(yīng)制》詩:“萬乘游仙宗有道,三車引路本無塵。” 宋 沉遘 《七言齋居寄楊祖二閣老》:“蕭灑城南尺五天,盡涼高枕夢游仙?!?清 周亮工 《同人柏臺茅屋成》詩:“游仙未必此中閒,百念難刪竟自刪。”
警悟
警悟 (jǐngwù) 機(jī)警聰明 sharply aware 警悟過人 警醒覺悟 alert浮名
虛名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初去郡》詩:“伊余秉微尚,拙訥謝浮名。” 宋 林逋 《和酬泉南陳賢良高見贈》:“揚(yáng)袂公車莫相調(diào),浮名應(yīng)未似身親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頤養(yǎng)·行樂》:“予絶意浮名,不干寸祿?!?洪深 《現(xiàn)代戲劇導(dǎo)論》八:“望兄莫誤于浮名,莫與舊勢力握手!”
縈絆
牽纏;牽掛。 唐 高駢 《平流園席上》詩:“卻緣龍節(jié)為縈絆,好是狂時(shí)不得狂。” 宋 柳永 《戚氏》詞:“舊游似夢,煙水程何限!念利名,憔悴長縈絆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南浦囑別》:“[旦]妾的衷腸事,有萬千。[生]娘子,你有什么事,當(dāng)説與我知道。[旦]説來又恐添縈絆。”
曹冠名句,滿江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