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論筆力今無恨,欲附碑陰始不疑
出自宋代陳傅良《除浙西憲舟過釣臺有感》:
一再登臨萬事非,裹頭還已雪垂垂。
敢論筆力今無恨,欲附碑陰始不疑。
臺閣有人堪共政,江山如此且隨宜。
論功漢鼎吾何有,自是風流百代師。
注釋參考
筆力
筆力 (bǐlì) 寫字、畫畫、寫文章用筆行文的力量;文章的氣勢 vigour of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 筆力雄健碑陰
碑的背面。亦指碑后面的文字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河水三》:“ 魏太平真君 三年,刻石樹碑,勒宣時事……碑陰題 宣城公 李孝伯 、尚書 盧遐 等從臣姓名,若新鏤焉?!?唐 柳宗元 《亡姊崔氏夫人墓志蓋石文》:“今之制,凡誌于墓者,琢密石,加蓋于其上,用敢附碑陰之義,假茲石而書焉?!?宋 司馬光 《書田諫議碑陰》:“愿審思之,脫或可從,請附刻於碑陰之末。” 清 俞樾 《諸子平議·序目》:“《詩》不云乎?‘無德不醻?!m仿 漢 人碑陰之例,書其名字焉?!?/p>
陳傅良名句,除浙西憲舟過釣臺有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