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佚名《皇矣》:
皇矣上帝,臨下有赫。
監(jiān)觀四方,求民之莫。
維此二國(guó),其政不獲。
維彼四國(guó),爰究爰度。
上帝耆之,憎其式廓。
乃眷西顧,此維與宅。
作之屏之,其菑其翳。
修之平之,其灌其栵。
啟之辟之,其檉其椐。
攘之剔之,其檿其柘。
帝遷明德,串夷載路。
天立厥配,受命既固。
帝省其山,柞棫斯拔,松柏斯兌。
帝作邦作對(duì),自大伯王季。
維此王季,因心則友。
則友其兄,則篤其慶,載錫之光。
受祿無(wú)喪,奄有四方。
維此王季,帝度其心。
貊其德音,其德克明。
克明克類,克長(zhǎng)克君。
王此大邦,克順克比。
比于文王,其德靡悔。
既受帝祉,施于孫子。
帝謂文王:無(wú)然畔援,無(wú)然歆羨,誕先登于岸。
密人不恭,敢距大邦,侵阮徂共。
王赫斯怒,爰整其旅,以按徂旅。
以篤于周祜,以對(duì)于天下。
依其在京,侵自阮疆。
陟我高岡,無(wú)矢我陵。
我陵我阿,無(wú)飲我泉,我泉我池。
度其鮮原,居岐之陽(yáng),在渭之將。
萬(wàn)邦之方,下民之王。
帝謂文王:予懷明德,不大聲以色,不長(zhǎng)夏以革。
不識(shí)不知,順帝之則。
帝謂文王:訽爾仇方,同爾弟兄。
以爾鉤援,與爾臨沖,以伐崇墉。
臨沖閑閑,崇墉言言。
執(zhí)訊連連,攸馘安安。
是類是禡,是致是附,四方以無(wú)侮。
臨沖茀茀,崇墉仡仡。
是伐是肆,是絕是忽。
四方以無(wú)拂。
注釋參考
臨沖
古代的兩種戰(zhàn)車?!对?shī)·大雅·皇矣》:“與爾臨衝,以伐 崇 墉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臨者,在上臨下之名;衝者,從傍衝突之稱,故知二車不同,兵書(shū)有作臨車衝車之法,《墨子》有備衝之篇,知臨衝俱是車也。”《六韜·軍略》:“攻城圍邑則有轒輼臨衝。”參見(jiàn)“ 臨車 ”、“ 衝車 ”。
茀茀
強(qiáng)盛貌。《詩(shī)·大雅·皇矣》:“臨衝茀茀,崇墉仡仡。” 毛 傳:“茀茀,彊盛也?!?/p>
崇墉
高墻;高城?!段倪x·王延壽<魯靈光殿賦>》:“崇墉岡連以嶺屬,朱闕巖巖而雙立?!?張載 注:“墉,墻也?!薄段倪x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於是崇墉濬洫,嬰堞帶涘?!?張載 注:“墉,城也?!?唐 杜甫 《劍門(mén)》詩(shī):“兩崖崇墉倚,刻畫(huà)城郭狀?!?明 鄭若庸 《玉玦記·擄掠》:“昏 岱岳 ,撼 東蒙 ,傾上郡,破崇墉?!?/p>
仡仡
(1).壯勇貌?!稌?shū)·秦誓》:“仡仡勇夫,射御不違,我尚不欲?!?孔 傳:“仡仡壯勇之夫,雖射御不違,我庶幾不欲用?!薄稘h書(shū)·李尋傳》:“昔 秦穆公 説諓諓之言,任仡仡之勇,身受大辱,社稷幾亡?!?宋 曾鞏 《祭歐陽(yáng)少師文》:“公在廟堂,總持紀(jì)律……獨(dú)立不回,其剛仡仡?!?章炳麟 《徐錫麟等哀辭》:“仡仡 秋子 ,風(fēng)霆流形?!?/p>
(2).高聳貌。《詩(shī)·大雅·皇矣》:“ 崇 墉仡仡。” 高亨 注:“仡仡,同屹屹,高聳貌?!?/p>
(3).勤苦貌。仡,通“ 劼 ”。《晏子春秋·內(nèi)雜下六》:“名山既多矣,松柏既茂矣,望之相相然,盡目力不知厭,而世有所美焉,因欲登彼相相之上,仡仡然不知厭?!?吳則虞 集釋引 蘇輿 云:“‘仡’與‘劼’同義。‘仡’、‘劼’一聲之轉(zhuǎn)?!缎栄拧罚骸畡拢谝??!稄V韻》:‘劼,用力也?!?明 唐順之 《答王南江提學(xué)》:“千金之子,苦身仡仡,以程錙銖,日夜若不足藉。” 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(shū)記·明儒學(xué)案》:“ 高宗 純皇帝 昌明正學(xué),大闡羣經(jīng),士子服教畏神,弦誦仡仡,老死相守?!?/p>
(4).恐懼不能言貌?!豆盼脑贰ね醢假准s>》:“讀券文徧訖,詞窮咋索,仡仡扣頭,兩手自搏。” 章樵 注:“仡,音屹??治凡荒苎誀睢!?/p>
船行搖動(dòng)貌。 唐 柳宗元 《晉問(wèn)》:“巨舟軒昂,仡仡迴環(huán)。水師更呼,聲裂 商 顏?!?/p>
佚名名句,皇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清單便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