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觀猙獰輩,一掃冀不存。
出自唐朝元稹《酬獨孤二十六送歸通州》
再拜捧兄贈,拜兄珍重言。我有平生志,臨別將具論。
十歲慕倜儻,愛白不愛昏。寧愛寒切烈,不愛旸溫暾。
二十走獵騎,三十游海門。憎兔跳躍躍,惡鵬黑翻翻。
鰲釣氣方壯,鶻拳心頗尊。下觀猙獰輩,一掃冀不存。
名冠壯士籍,功酬明主恩。不然合身棄,何況身上痕。
金石有銷爍,肺腑無寒溫。分畫久已定,波濤何足煩。
嘗希蘇門嘯,詎厭巴樹猿。瘴水徒浩浩,浮云亦軒軒。
長歌莫長嘆,飲斛莫飲樽。生為醉鄉(xiāng)客,死作達士魂。
注釋參考
猙獰
(1).兇惡。指性情、行為或狀貌十分可怕。 元 楊梓 《豫讓吞炭》第二折:“往常你統(tǒng)著兵車百乘,如今卻落不的折箭半莖,卻甚不動刀鎗自太平。你也忒跋扈,忒猙獰。”《說岳全傳》第十五回:“分明是狠金剛下降,卻錯認開路神猙獰?!?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九:“還有許多西洋人在 北平 ,東洋的武士須戴上一張面具,遮蓋上猙獰的面孔?!?/p>
(2).猶兇猛。 明 李東陽 《題畫鷹送羅緝熙》詩:“大鷹猙獰爪抉石,側(cè)目空巖睨秋碧。”
不存
(1).不存在?!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捌ぶ淮?,毛將安傅?”
(2).謂危險?!稘h書·司馬相如傳下》:“卒然遇軼才之獸,駭不存之地?!?顏師古 注:“不存,不可得安存也。”
元稹名句,酬獨孤二十六送歸通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