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之來者覽斯文,將悠然、有感於此
出自宋代吳潛《哨遍(括蘭亭記)》:
在晉永和,癸丑暮春,初作蘭亭會。
集眾賢,臨峻嶺崇山,有茂林修竹流水。
暢幽情,縱無管弦絲竹,一觴一詠佳天氣。
於宇宙之中,游心騁目,此娛信可樂只。
念人生相與放形骸。
或一室晤言襟抱開。
靜躁雖殊,當其可欣,不知老至。
然倦復何之。
情隨事改悲相系。
俯仰間遺跡,往往俱成陳矣。
況約境變遷,終期於盡,修齡短景都能幾。
謾古換今移,時消物化,痛哉莫大生死。
每臨文吊往一興嗟。
亦自悼不能喻於懷。
算彭殤、妄虛均爾。
今之視昔如契,后視今猶昔。
故聊敘錄時人所述,概想世殊事異。
后之來者覽斯文,將悠然、有感於此。
注釋參考
來者
來者 (láizhě) 將來的事或人 future men or things 來者猶可追 使來者讀之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? 前來的人或物 arriving men or things 來者不拒斯文
斯文 (sīwén) 指文化或文人 culture or intellectual 帶幾個近侍官,都扮作斯文模樣,一同信步出城?!毒劳ㄑ浴び嶂倥e題詩遇皇上》 斯文崔魏徒,以我似 班楊?!?唐· 杜甫《壯游》 溫文爾雅 refined;gentle 我俊秀,我斯文,不比師兄撒潑?!段饔斡洝?h3>悠然悠然 (yōurán) 安閑、閑適的樣子 be carefree and content 悠然自得 深遠的樣子 profound and lasting 形容韻味未盡 far-reaching 余韻悠然 久遠的樣子;遼闊的樣子 far away;long;distant 年代悠然有感
有感觸;有感受。 宋 梅堯臣 《河陽秋夕夢與永叔游嵩》詩:“攬衣方有感,還喜問來音?!?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劉磵香父子遺詩》:“先 磵翁 歿,以諸生終,未竟所學,同人咸深惜之。記所見二章,如《梅雨有感》云:‘移榻向窗下,神意殊弗適。’”
吳潛名句,哨遍(括蘭亭記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