竦身云遂起,仰見雙白鵠。
出自唐朝李益《入華山訪隱者經(jīng)仙人石壇》
三考四岳下,官曹少休沐。久負青山諾,今還獲所欲。
嘗聞玉清洞,金簡受玄箓。夙駕升天行,云游恣霞宿。
平明矯輕策,捫石入空曲。仙人古石壇,苔繞青瑤局。
陽桂凌煙紫,陰羅冒水綠。隔世聞丹經(jīng),懸泉注明玉。
前驚羽人會,白日天居肅。問我將致辭,笑之自相目。
竦身云遂起,仰見雙白鵠。墮其一紙書,文字類鳥足。
視之了不識,三返又三復。歸來問方士,舉世莫解讀。
何必若蜉蝣,然后為跼促。鄙哉宦游子,身志俱降辱。
再往不及期,勞歌叩山木。
注釋參考
身云
佛教語。謂圍繞在佛身上的祥云。 唐 王維 《謁璿上人》詩:“方將見身云,陋彼示天壤。” 趙殿成 箋注:“《華嚴經(jīng)》:‘或見諸菩薩,入變化三昧,各於其身,一一毛孔出一切變化身云?!?/p>
白鵠
(1).鳥名。又名天鵝。全身羽毛雪白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子虛賦》:“弋白鵠,連鴐鵝?!?許地山 《無法投遞之郵件》:“我盼望你今后的景況像湖心底白鵠一樣。”
(2).良馬名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魏》:“ 武帝 討 董卓 ,夜行失馬, 洪 以其所乘馬上帝。其馬號曰白鵠。此馬走時,惟覺耳中風聲,足似不踐地?!?/p>
李益名句,入華山訪隱者經(jīng)仙人石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