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玠《沁園春 虎》:
生在西山,常居?xùn)|谷,出沒無時。
向枯樹巖前,幽泉澗畔,饑*渴飲,飽暖隨宜。
一任縱橫,平生勇猛,走入?yún)擦秩f木披。
誰知得。
但無憂無*餐渴飲,飽暖隨宜。
一任縱橫,平生勇猛,走入?yún)擦秩f木披。
誰知得。
但無憂無懼,斷絕狐疑。
等閑剔起雙眉。
有萬里風(fēng)生八面威。
自踏葉巡山,不離元所,一靈不昧,百獸皈依。
跳下懸崖,咆哮振地,月白山寒水滿溪。
收牙爪,且藏身遁跡,獨步云歸。
注釋參考
牙爪
(1).指動物的牙齒和爪子。亦指人的牙齒和指甲。 漢 揚雄 《執(zhí)金吾箴》:“如虎有牙,如鷹有爪,國以自固,獸以自保。牙爪葸葸,動作宜時。” 晉 張華 《命將出征歌》:“豹狼染牙爪,羣生號穹昊。” 唐 杜牧 《贈李處士長句四韻》:“老翁四目牙爪利,擲火萬里精神高?!?/p>
(2).比喻勇士或武將。 唐 李德裕 《扶風(fēng)馬公神道碑銘》:“備牙爪則數(shù)逾十萬,竭心膂則酬必九遷?!?唐 李商隱 《韓碑》詩:“ 愬 武 古 通 作牙爪,儀曹外郎載筆隨。” 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一:“汝曹悉皆天下精兵之髓,實吾之股肱牙爪?!?/p>
(3).猶羽翼。《晉書·王機(jī)傳》:“﹝ 王機(jī) ﹞嘗慕 王澄 為人, 澄 亦雅知之,以為己亞,遂與友善,內(nèi)綜心膂,外為牙爪?!?元 無名氏 《賺蒯通》第一折:“先去了此人牙爪,然后翦除了此人,纔使的我永無身后之患?!?/p>
(4).差役;仆從。 元 孫仲章 《勘頭巾》第三折:“你見這惡哏哏公吏排,不是我官不威牙爪威。” 明 梅鼎祚 《昆侖奴》第二折:“賢牙爪既有神術(shù),何妨為脫狴牢?”
藏身
藏身 (cángshēn) 躲藏;把身體隱蔽起來,不讓人看見 go into hidding;hide oneself 無處藏身遁跡
[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ead a hermit's life] 避世;隱居;使人不知蹤跡
遁跡空門
詳細(xì)解釋亦作“遯跡”。見“ 遁跡 ”。
亦作“ 遁跡 ”。亦作“遯蹟”。亦作“遯跡”。猶隱居;隱跡?!稌x書·文苑傳·李充》:“政異徵辭,拔本塞源,遁跡永日,尋響窮年,刻意離性而失其常然。” 南朝 宋 鮑照 《秋夜詩》之二:“遁跡避紛喧,貨農(nóng)棲寂寞?!?唐 許渾 《泛溪》詩:“遯跡驅(qū)雞吏,冥心失馬翁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(xù)錄六》:“惟二翁不知何許人,遁跡深山,似亦修道之士,何以所為乃如此?” 碧野 《江漢行·荊山之玉》:“這 漳河 水庫,澄碧明麗,使人聯(lián)想到 荊山 之玉。它會不會是遁跡于人間的靈玉的化身?”
步云
比喻達(dá)到高位。 宋 楊萬里 《再和春雨呈袁起巖》:“顧我江湖釣竿客,識君臺閣步云人?!?明 王錂 《尋親記·報捷》:“如今他孩兒步云,特來報父子喜音?!?/p>
王玠名句,沁園春 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TOR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