堪嗟世道多翻覆,幾度桑田變陵谷
出自宋代胡仲弓《題葉山甫見惠古琴走筆以謝》:
南風(fēng)之歌久絕響,生民不作聲希想。
聲音之道與政通,審音知政惟絲桐。
堪嗟世道多翻覆,幾度桑田變陵谷。
摩挲古物憶當(dāng)年,人在春風(fēng)和氣天。
治世之音安以樂,斯琴當(dāng)年羽衣作。
物拘星移閱幾周,不圖今日為君留。
袖來贈(zèng)與無弦客,得之何啻如珪璧。
籀文篆古未為奇,我思古人珍秘時(shí)。
古人不可得而見,見琴如見當(dāng)時(shí)面。
安得尋聲問爨人,為吾一洗琴上塵。
注釋參考
世道
世道 (shìdào) 指社會(huì)狀況、風(fēng)氣 society;morals of the time 唉!別提那chi{1|1}人的舊世道了 老人家,如今世道變了。變得不用吃糠了?!w樹理《傳家寶》翻覆
翻覆 (fānfù) 使從直立的、水平的或正常的位置上傾覆 overturn;turn upside down 車輛翻覆 巨大而徹底的變化 change completely 天地翻覆 來回翻動(dòng)身體 toss in bed 夜間翻覆不能眠桑田
(1).種植桑樹與農(nóng)作物的田地?!对姟む{風(fēng)·定之方中》:“星言夙駕,説于桑田。”
(2).也專指植桑之田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聽鶯曲》詩:“伯勞飛過聲跼促,戴勝下時(shí)桑田緑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七八回:“過了半年光景,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慶 去巡閲,他便説出來要順便踏勘桑田。這個(gè)風(fēng)聲傳了出去,嚇得那些承辦蠶桑的鄉(xiāng)紳,屎屁直流!”
(3).指桑田滄海的相互變化。 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游仙》:“看人間幾變桑田,忙提覺柱下仙官,早喚醒繡戶嬋娟,休戀著舞鏡飛鸞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海戶曲》:“遂使 相如 夸陸海,肯教 王母 笑桑田?!眳⒁姟?桑田滄海 ”。
(4).古地名。 虢 地。《左傳·僖公二年》:“ 虢公 敗 戎 於 桑田 。” 楊伯峻 注:“ 桑田 即今 河南省 靈寶縣 之 稠桑驛 。”
陵谷
(1).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高岸為谷,深谷為陵?!?毛 傳:“言易位也?!?鄭玄 箋:“易位者,君子居下,小人處上之謂也。”后因以“陵谷”比喻君臣高下易位?!段簳ね匕蠝Y傳》:“臣以疏滯,遠(yuǎn)離京輦,被其構(gòu)阻,無所不為。然臣昔不在其后,自此以來,翻成陵谷。”
(2).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變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》:“是以勒此豐碑,懼從陵谷,植之松柏,不忍凋枯。” 唐 韓偓 《亂后春日途經(jīng)野塘》詩:“眼看朝市成陵谷,始信 昆明 是劫灰?!?清 趙翼 《游獅子林題壁》詩:“數(shù)百年來幾陵谷,此猶堅(jiān)完縫不裂?!?郭沫若 《西江月》詞:“能教滄海變桑田,陵谷一朝轉(zhuǎn)換?!?/p>
(3).丘陵和山谷。 唐 韓愈 《雜說》之一:“然龍乘是氣,茫洋窮乎玄間,薄日月,伏光景,感震電,神變化,水下土,汩陵谷?!?宋 蘇軾 《颶風(fēng)賦》:“鼓千尺之濤瀾,襄百仞之陵谷。吞泥沙於一卷,落崩崖於再觸。”
(4).指陵墓。 清 顧炎武 《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》詩:“六十年間事反覆,到今陵谷青模糊,止存松楸八百樹,夜夜宿鳥還相呼。”
胡仲弓名句,題葉山甫見惠古琴走筆以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