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慧溫《五位》:
偏中正,過房之子初受命。
金剛腳下昆侖奴,腰間也佩毗盧印。
注釋參考
中正
中正 (zhōngzhèng) 正直 fair過房
[adopt a brother's son as one's heir] 〈方〉∶過繼子女
諸乞養(yǎng)過房男女者聽,奴婢過房良民者禁。——《元史·刑法志·戶婚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無子而以兄弟或同宗之子為后嗣。 宋 歐陽修 《答曾舍人書》之二:“父子三綱,人道之大,學(xué)者久廢而不講??N紳士大夫安於習(xí)見閭閻俚巷過房養(yǎng)子,乞丐異姓之類,遂欲諱其父母?!?/p>
(2).指以別人的兒女為兒女,或認(rèn)別人為義父母。 元 武漢臣 《玉壺春》第一折:“他自身姓 張 ,幼小間過房與我做義女,如今十八歲了,詩詞歌賦,針指女工,無不通曉?!?明 馮夢龍 《萬事足·買妾求嗣》:“老身姓 竇 ,小女 玉兒 ,為因夫主棄世,家業(yè)凋零,難以度日,欲將此女過房與人。” 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的家庭》:“祖父本無子息,我婆為住鄉(xiāng)下的叔祖父 沉洪芳 娶了個青年 苗 族姑娘,生了兩個兒子,把老二過房作兒子。”
之子
這個人。《詩·周南·漢廣》:“之子于歸,言秣其馬?!?鄭玄 箋:“於是子之嫁,我愿秣其馬。” 晉 潘岳 《悼亡詩》:“之子歸窮泉,重壤永休隔?!?金 元好問 《寄贈龐漢》詩:“之子貧居久,詩文日有功?!?清 方文 《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》詩:“之子蓄奇懷,中宵肆良讌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