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豐《小立贛灘崖石》:
崖谷崔巍千萬狀,舟人來往篙其上。
數(shù)十年間人已非,非千劫后石無恙。
吾生修短不自由,短中自有可以修。
五言七言句外意,千古萬古江東流。
注釋參考
五言
(1).五德之言?!稌ひ骛ⅰ罚骸坝栌劻?、五聲、八音,在治忽,以出納五言,汝聽?!?孔 傳:“以出納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五德之言,施于民以成化?!?唐 韓愈 《進士策問》之十一:“彰施五色,出納五言?!?/p>
(2).五個字的句子。 魯迅 《朝花夕拾·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:“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,從三言到五言,終于到七言?!?/p>
(3).見“ 五言詩 ”。
七言
(1).指七字詩句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章句》:“六言七言,雜出《詩》、《騷》。”《隋書·音樂志上》:“《需雅》,八曲,七言。” 清 沉復 《浮生六記·閑情記趣》:“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,刻香為限,行立構思……十六對中取七言三聯(lián),五言三聯(lián)?!?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杜少陵詩》:“凡七言多上四字相連,而下三字足之?!?魯迅 《朝花夕拾·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:“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,從三言到五言,終于到七言?!?/p>
(2).指七言詩?!稘h書·東方朔傳》:“ 朔 之文辭,此二篇最善。其餘有《封泰山》……八言、七言上下,《從公孫弘借車》,凡 向 所録 朔 書具是矣?!?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:“八言、七言詩,各有上下篇。”《陳書·江總傳》:“好學,能屬文,於五言七言尤善。” 宋 嚴羽 《滄浪詩話·詩體》:“七言起於 漢武 柏梁 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十:“不知 唐 人五言工,不必再工七言也;古體工,不必再工近體也?!?/p>
外意
(1).貳心;異志?!度龂尽な裰尽㈣皞鳌罚骸敖裰葜兄T將 龐羲 、 李異 等,皆恃功驕豪,欲有外意,不得 豫州 ,則敵攻其外,民攻其內(nèi),必敗之道也。”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五:“ 望子 忽生外意,神便絶往來?!薄端疂G傳》第一一一回:“ 呂樞密 道:‘你兩個來到,恐有他意?!?穆弘 道:‘小人父子一片孝順之心,怎敢懷半點外意?!?/p>
(2).文字描繪的表面意義。與內(nèi)意相對。 宋 胡仔 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·張?zhí)煊X》:“ 苕溪漁隱 曰: 圣俞 《金針詩格》云:‘﹝詩﹞有內(nèi)外意,內(nèi)意欲盡其理,外意欲盡其象,內(nèi)外含蓄,方入詩格?!?/p>
千古
千古 (qiāngǔ) 指久遠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流人物?!巍?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千古江山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 縱有千古?!濉?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 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地 forever 千古奇冤,江南一葉——zhou{1-1}恩{1~1}來 千古奇聞 婉辭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。多用于挽聯(lián)、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萬古
萬古 (wàngǔ) 萬世 through the ages;forever;eternally 萬古長青東流
東流 (dōngliú) 水向東流 water flow eastward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?!咸啤?李煜《虞美人》 向東流的水,泛指河川 waterways;water flowed eastward曾豐名句,小立贛灘崖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