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王建都邑,渭水對(duì)青門。
出自唐朝沈佺期《初冬從幸漢故青門應(yīng)制》
漢王建都邑,渭水對(duì)青門。朝市俱東逝,墳陵共北原。
荒涼蕭相闕,蕪沒邵平園。全盛今何在,英雄難重論。
故基仍岳立,遺堞尚云屯。當(dāng)極土功壯,安知人力煩。
天游戒東首,懷昔駐龍軒。何必金湯固,無如道德藩。
微臣諒多幸,參乘偶殊恩。預(yù)此陳古事,敢奏興亡言。
注釋參考
王建
王建(約767-約830) : 唐代詩人。字仲初,潁川(今河南許昌)人。大歷年間進(jìn)士。曾任陜州司馬。擅長(zhǎng)樂府,與張籍齊名,并稱“張王樂府”。又有《宮詞》一百首,影響較大。有《王司馬集》。都邑
(1).城市。《商君書·算地》:“故為國(guó)任地者,山林居什一,藪澤居什一,谿谷流水居什一,都邑蹊道居什四,此先王之正律也。” 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獻(xiàn)帝紀(jì)二》:“ 疇 謂其父老曰:‘諸君不以 疇 不肖,遠(yuǎn)來相就。眾成都邑,而莫相統(tǒng)一,恐非久安之道?!?梁?jiǎn)⒊?《新民議·禁早婚議》:“其居於山谷鄙野者,婚嫁之年,必視都邑之民較早。”
(2).指京城,京都。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一:“上元張燈,天下止三日,都邑舊亦然。后都邑獨(dú)五夜?!?清 顧炎武 《北岳辨》:“故 吳寬 以為帝王之都邑?zé)o常,而五岳有定?!?/p>
青門
(1). 漢 長(zhǎng)安城 東南門。本名 霸城門 ,因其門色青,故俗呼為“青門”或“青城門”?!度o黃圖·都城十二門》:“ 長(zhǎng)安 城東,出南頭第一門曰 霸城門 。民見門色青,名曰 青城門 ,或曰 青門 。門外舊出佳瓜, 廣陵 人 召平 為 秦 東陵侯 , 秦 破,為布衣,種瓜 青門 外?!?三國(guó)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六:“昔聞 東陵瓜 ,近在 青門 外。”
(2).泛指京城東門。 宋 王禹偁 《送榮禮丞赴宋都序》:“青門曉晴,皇華啟行。”
(3).泛指退隱之處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聞系》:“ 青門 豪邁, 終南 瀟灑,心驚賓雁雙翰,目斷孤云一帶?!?清 汪懋麟 《送高念東少司寇予告歸里和司農(nóng)公韻》之二:“不畏西風(fēng)更障塵, 青門 回首得閒身?!?沉礪 《感懷》詩之八:“忘機(jī) 白社 閒揮麈,息影 青門 學(xué)種瓜?!?/p>
(4). 漢 青門 外有 霸橋 , 漢 人送客至此橋,折柳贈(zèng)別。見《三輔黃圖·橋》。后因以“青門”泛指游冶、送別之處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》詩:“ 金谷 賓游盛, 青門 冠蓋多。” 唐 鄭嵎 《津陽門詩》:“ 青門 紫陌多春風(fēng),風(fēng)中數(shù)日殘春遺。” 宋 趙令畤 《清平樂》詞:“去年紫陌 青門 ,今宵雨魂云魂?!?清 方文 《留別吳錦雯》詩:“ 青門 有垂柳,煩爾寄相思?!?/p>
(5).猶東郭,東郊。古時(shí)為叢葬之處。語本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卒之東郭墦閒,之祭者,乞其餘。”因借指墓地?!读簳ふ衙魈咏y(tǒng)傳》:“五月庚寅,葬 安寧陵 ,詔司徒左長(zhǎng)史 王筠 為哀冊(cè),文曰:……背絳闕以遠(yuǎn)徂,轥青門而徐轉(zhuǎn)?!?唐 王渙 《悼亡》詩:“今日青門葬君處,亂蟬衰草夕陽斜。”
(6).指 宋 時(shí) 杭州 東青門 ,俗呼 菜市門 。 宋 姜夔 《念奴嬌·毀舍后作》詞:“獠女供花,傖兒行酒,臥看 青門 轍?!?夏承燾 注引 潛說友 《咸淳臨安志》:“城東 東青門 ,俗呼 菜市門 ?!?/p>
(7).曲名。 唐 李賀 《黃頭郎》詩:“玉瑟調(diào)《青門》,石云濕黃葛?!?王琦 匯解:“《青門》,疑是曲名。” 姚文燮 注:“《青門》,曲名?!?/p>
沈佺期名句,初冬從幸漢故青門應(yīng)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