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述懷》:
宦游輕用不貲身,歛退今為省事人。
唾俟面乾元不校,羹憂手爛更誰嗔?時(shí)分鄰甕雙瓶綠,永謝官倉五斗陳。
最好暮秋溪上路,柴門月色向人新。
注釋參考
最好
最好 (zuìhǎo) best;the first rate 勝過所有的人和物 最佳,好到極點(diǎn) optimum 煮咖啡的最好方法暮秋
秋末,農(nóng)歷九月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迷迭香賦》:“芳暮秋之幽蘭兮,麗 崑崙 之芝英?!薄冻鯇W(xué)記》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《纂要》:“九月季秋,亦曰暮秋?!薄墩f唐》第三回:“這時(shí)正值暮秋天氣,西風(fēng)颯颯。” 馮至 《伍子胥》七:“時(shí)節(jié)正是暮秋,但原野里的花草,仍不減春日的嫵媚?!?/p>
上路
上路 (shànglù) 起程,動身 start off;set out on journey 天色未明就出門上路柴門
柴門 (cháimén)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,舊時(shí)也比喻貧苦人家 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倚杖柴門外,臨風(fēng)聽暮蟬。——唐· 王維《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》月色
月色 (yuèsè) 月光 moonlight陸游名句,述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