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記東村父老言》:
原上一縷云,水面數(shù)點雨。
夾衣己覺冷,秋令遽如許!行行適東村,父老可共語。
披衣出迎客,芋栗旋烹煮。
自言家近郊,生不識官府,甚愛問孝書,請學公勿拒。
我亦為欣然,開卷發(fā)端緒,講說雖淺近,於子或有補。
耕荒兩黃犢,庇身一茅宇,勉讀庶人章,淳風可還古。
注釋參考
披衣
將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雜詩》之一:“展轉(zhuǎn)不能寐,披衣起彷徨?!?唐 韋應物 《寄馮著》詩:“披衣出茅屋,盥漱臨清渠?!?清 吳騫 《扶風傳信錄》:“二人披衣待旦,別 袁 而歸?!?/p>
出迎
出迎 (chūyíng) 出去迎接 go or come out to meet芋栗
橡栗。因其形似芋艿,故名。一說指芋艿和橡栗。 唐 杜甫 《南鄰》詩:“ 錦里先生 烏角巾,園收芋栗不全貧。” 宋 楊萬里 《寄題劉成功錦里》詩:“我今頭白苦思歸,羨君山園芋栗肥?!?清 龔自珍 《丙戌秋日》詩:“言我衣裳涼,飼我芋栗熟。”
烹煮
燒煮。 宋 蘇軾 《和陶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》:“未忍便烹煮,繞觀日百廻?!?/p>
陸游名句,記東村父老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