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游惠山(并敘)》:
余昔為錢塘倅,往來無錫未嘗不至惠山。
即去五年,復(fù)為湖州,與高郵秦太虛、杭僧參寥同至,覽唐處士王武陵、竇群、朱宿所賦詩,愛其語清簡,蕭然有出塵之姿,追用其韻,各賦三首。
夢里五年過,覺來雙鬢蒼。
還將塵土足,一步漪瀾堂。
俯窺松桂影,仰見鴻鶴翔。
炯然肝肺間,已作冰玉光。
虛明中有色,清凈自生香。
還從世俗去,永與世俗忘。
薄云不遮山,疏雨不濕人。
蕭蕭松徑滑,策策芒鞋新。
嘉我二三子,皎然無緇磷。
勝游豈殊昔,清句仍絕塵。
吊古泣舊史,疾讒歌小旻。
哀哉扶風(fēng)子,難與巢許鄰。
敲火發(fā)山泉,烹茶避林樾。
明窗傾紫盞,色味兩奇絕。
吾生眠食耳,一飽萬想滅。
頗笑玉川子,饑弄三百月。
豈如山中人,睡起山花發(fā)。
一甌誰與共,門外無來轍。
注釋參考
玉川子
唐 詩人 盧仝 的號。《新唐書·盧仝傳》:“ 仝 自號 玉川子 ,嘗為《月蝕詩》以譏切 元和 逆黨?!?唐 盧仝 《走筆謝孟諫議新茶》詩:“ 蓬萊山 ,在何處? 玉川子 ,乘此清風(fēng)欲歸去。” 宋 蘇軾 《游惠山》詩:“頗笑 玉川子 ,飢弄三百月?!?盧仝 性喜茶,故亦指嗜茶者。 宋 楊萬里 《謝木韞之舍人分送講筵賜茶》詩:“故人分送玉川子,春風(fēng)來自 玉皇 家?!眳⒁姟?玉川 ”。
三百
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子曰:‘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無邪?!?刑昺 疏:“按今《毛詩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內(nèi)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數(shù)?!焙笠浴叭佟敝复对娊?jīng)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明詩》:“三百之蔽,義歸無邪?!?清 姚鼐 《<敦拙堂詩集>序》:“文士得三百之義者,莫如 杜子美 ?!眳⒁姟?三百篇 ”。
蘇軾名句,游惠山(并敘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迷失軌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