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楚
(1). 戰(zhàn)國(guó) 楚 地疆域廣闊, 秦 漢 時(shí)分為 西楚 、 東楚 、 南楚 ,合稱 三楚 。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以 淮北 、 沛 、 陳 、 汝南 、 南郡 為 西楚 ; 彭城 以東, 東海 、 吳 、 廣陵 為 東楚 ; 衡山 、 九江 、 江南 、 豫章 、 長(zhǎng)沙 為 南楚 ?!稘h書·高帝紀(jì)上》“ 羽 自立為 西楚 霸王 ”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《音義》,以 江陵 (即 南郡 )為 南楚 , 吳 為 東楚 , 彭城 為 西楚 。二說不同。后人詩(shī)文中多以泛指 長(zhǎng)江 中游以南,今 湖南 湖北 一帶地區(qū)。 唐 李商隱 《過鄭廣文舊居》詩(shī):“ 宋玉 平生恨有餘,遠(yuǎn)循 三楚 吊 三閭 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八:“ 劉郎 豪氣今何在,應(yīng)是 九疑 三楚 。” 孫中山 《挽劉道一》詩(shī):“半壁東南 三楚 雄, 劉郎 死去霸圖空?!卑?, 劉道一 , 湖南 湘潭 人。
(2). 五代 時(shí), 馬殷 據(jù) 長(zhǎng)沙 , 周行逢 據(jù) 武陵 , 高季興 據(jù) 江陵 ,都在古 楚 地,亦稱 三楚 。見 宋 周羽翀 《三楚新錄》。
畸民
高行拔俗之人。 清 魏源 《<皇朝經(jīng)世文編>敘》:“故鳩聚本朝以來,碩公、龐儒、俊士、畸民之言,都若干篇。”參見“ 畸人 ”。
魚鱉
見“ 魚鱉 ”。
(1).魚和鱉。2.泛指鱗介水族。
兩淮
(1). 宋 熙寧 后分 淮南路 為東、西二路,簡(jiǎn)稱 淮東 、 淮西 ,后合稱其地為“兩淮”。《宋史·地理志一》:“ 高宗 蒼黃渡 江 ,駐蹕 吳會(huì) ,中原、 陜右 盡入於 金 ,東畫長(zhǎng) 淮 ,西割 商 秦 之半,以 散關(guān) 為界。其所存者 兩浙 兩淮 …… 廣西 十五路而已?!薄对贰な雷婕o(jì)十二》:“﹝ 至元 二十五年正月﹞己酉,詔 中興 、 西涼 無得沮壞河渠, 兩淮 兩浙 無得沮壞歲課?!?元 吳萊 《風(fēng)雨渡揚(yáng)子江》詩(shī):“ 三楚 畸民類魚鱉, 兩淮 大將猶熊虎。”
(2).指今 江蘇省 長(zhǎng)江 以北 淮河 南北的大部地區(qū)。 明 王鏊 《震澤長(zhǎng)語(yǔ)·食貨》:“ 兩淮 鹽場(chǎng)鹽課銀,歲不下數(shù)萬千兩?!薄缎咽篮阊浴ざ抛哟喝腴L(zhǎng)安》:“又在 兩淮 南北,直到 瓜州 地面,造起幾所義莊?!?/p>
(3). 淮陰 和 淮安 的合稱。解放初有 兩淮市 。
(4). 安徽省 淮南市 和 淮北市 的合稱?!度嗣袢?qǐng)?bào)》1984.4.18:“以開采利用 兩淮 煤炭和水力資源為重心,把 安徽 建成主要的能源基地?!?/p>
大將
大將 (dàjiàng) 軍銜。將官的最高一級(jí) senior general;senior admiral 比喻某一集團(tuán)中的重要人物 VIP 高級(jí)將領(lǐng)的泛稱 high-ranking officer 當(dāng)羅馬大將愷徹未到時(shí)?!猍英]赫胥黎著、 嚴(yán)復(fù)譯《天演論》
熊虎
(1).熊與虎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熊虎升而挐攫,猿狖超而高援?!?三國(guó) 魏 阮籍 《元父賦》:“崇陵崔巍,深溪崢嶸,美類不處,熊虎是生?!?/p>
(2).指熊與虎的圖案,古代旗幟上的徽識(shí)。因以借指旗幟。《周禮·春官·司?!罚骸靶芑槠?,鳥隼為旟?!?唐 杜甫 《八哀詩(shī)·贈(zèng)司空王公思禮》:“翠華卷飛雪,熊虎亙阡陌。” 仇兆鰲 注:“熊虎,將士之旗?!?唐 柳宗元 《唐鐃歌鼓吹曲·吐谷渾》:“烈烈旆其旗,熊虎雜龍蛇?!?/p>
(3).比喻兇猛,勇猛?!蹲髠鳌ば哪辍罚骸笆亲右玻芑⒅疇?,而豺狼之聲,弗殺,必滅 若敖氏 矣。”《三國(guó)志·吳志·周瑜傳》:“ 劉備 以梟雄之姿,而有 關(guān)羽 、 張飛 熊虎之將,必非久屈為人用者。”《三國(guó)演義》第四五回:“ 瑜 曰:‘吾之軍士,頗雄壯否?’ 干 曰:‘真熊虎之士也?!?/p>
(4).借喻勇猛的將士。 漢 陳琳 《武軍賦》:“衝鉤競(jìng)進(jìn),熊虎爭(zhēng)先?!?晉 陸云 《吳故丞相陸公誄》:“帝曰將軍,整爾熊虎,赫赫明明,皇輿出祖?!薄侗饼R書·文襄帝紀(jì)》:“揚(yáng)旌北討,熊虎齊奮,克復(fù)中原?!?/p>
吳萊名句,風(fēng)雨渡揚(yáng)子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