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銜別怨,七夕始言歸。
出自唐代杜審言《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(yīng)制》
天回兔欲落,河曠鵲停飛。那堪盡此夜,復(fù)往弄殘機。
注釋參考
別怨
離別的憂愁。 唐 杜審言 《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(yīng)制》詩:“一年銜別怨,七夕始言歸?!?宋 張先 《芳草渡》詞:“歌時淚,和別怨,作秋悲?!?/p>
七夕
七夕 (Qīxī) 農(nóng)歷七月初七的晚上,神話傳說天上的牛郎、織女每年在這個晚上相會 the seventh evening of the seventh moon(when according to legend the Cowherd and the Weaver Maid meet in Heaven)言歸
(1).回歸。言,助詞。《詩·周南·葛覃》:“言告師氏,言告言歸。”一說為我歸。 毛 傳:“言,我也。” 唐 道宣 《續(xù)高僧傳·譯經(jīng)四·玄奘》:“ 奘 少離桑梓,白首言歸,訪問親故,零落殆盡。” 清 萬壽祺 《答武進劉十》詩:“亂瘼何畤已?言歸耕墓田。” 清 方文 《舟次三山》詩:“泊泊歲將暮,言歸尚未能?!?/p>
(2).《詩·周南·葛覃》有“言告言歸”之句,因以“言歸”指《詩·葛覃》篇。 宋 蘇軾 《集英殿秋宴教坊詞·放隊》:“羽觴湛湛,方陳《既醉》之詩,鼉鼓淵淵,復(fù)奏‘言歸’之曲?!?/p>
杜審言名句,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(yīng)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