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張九齡《與生公游石窟山》
探秘孰云遠(yuǎn),忘懷復(fù)爾同。日尋高深意,宛是神仙中。
躋險(xiǎn)構(gòu)靈室,詭制非人功。潛洞黝無底,殊庭忽似夢(mèng)。
豈如武安鑿,自若茅山通。造物良有寄,嬉游乃愜衷。
猶希咽玉液,從此升云空。咄咄共攜手,冷然且馭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無底
(1).沒有底部。形容極深?!读凶印珕枴罚骸坝写筵盅伞湎聼o底,名曰 歸墟 ?!?晉 陸機(jī) 《從軍行》:“谿谷深無底,崇山鬱嵯峨?!?/p>
(2).無限度;無窮盡。《后漢書·張綱傳》:“甘心好貨,縱恣無底?!薄段饔窝a(bǔ)》第五回:“我是一片深情,指望鴛鴦無底,見他倆個(gè)把我做閣板上貨,我哪得不生悲怨!”
(3).謂不知底細(xì)。 陳殘?jiān)?《山谷風(fēng)煙》第十一章:“到底是真是假, 周祺 心中無底?!?/p>
殊庭
(1).異域。指仙人的居處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上親禪 高里 ,祠 后土 。臨 渤海 ,將以望祠 蓬萊 之屬,冀至殊庭焉?!?司馬貞 索隱引 服虔 曰:“殊庭者,異也,言入仙人異域也?!?宋 司馬光 《讀<漢武帝紀(jì)>》詩:“上藥行當(dāng)就,殊庭庶可期?!?/p>
(2).旅館。 唐 嚴(yán)武 《酬別杜二》詩:“并向殊庭謁,俱承別舘追?!?仇兆鰲 注:“殊庭、別舘,中途止宿之所?!?/p>
忽似
恍若,好像。《尚書大傳》卷三:“御視於忽似,以其月,從其禮,祭之參,乃從。” 鄭玄 注:“止視之失者,在於去忽似。忽似者,是不明之刑也。忽似,謂若亂於是非,象龔滔天及不辨鹿馬之類也?!?/p>
張九齡名句,與生公游石窟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改變自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