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斬樓蘭三尺劍,遺恨琵琶舊語
出自宋代張元干《賀新郎 寄李伯紀丞相》:
曳杖危樓去。
斗垂天、滄波萬頃,月流煙渚。
掃盡浮云風不定,未放扁舟夜渡。
宿燕落、寒蘆深處。
悵望關(guān)河空吊影,正人間、鼻息鳴鼉鼓。
誰伴我,醉中舞。
十年一夢揚州路。
倚高寒、愁生故國,氣吞驕虜。
要斬樓蘭三尺劍,遺恨琵琶舊語。
謾暗澀、銅華塵土。
喚取謫仙平章看,過苕溪、尚許垂綸否。
風浩蕩,欲飛舉。
注釋參考
要斬
古代的一種酷刑。以斧砧斷人之腰?!吨芏Y·秋官·司寇》“掌戮掌斬殺賊諜而搏之” 漢 鄭玄 注:“斬以鈇鉞,若今要斬也。”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:“若州牧能保盜賊不起者,臣亦愿以要斬保 匈奴 之不為邊害也?!眳⒁姟?腰斬 ”。
樓蘭
古西域國名, 漢 元封 三年內(nèi)附。王居 扜泥城 ,遺址在今 新疆wei{1*1}吾爾自治區(qū) 若羌縣 境, 羅布泊 西,處 漢 代通西域南道上。因居 漢 與 匈奴 之間,常持兩端,或殺 漢 使,阻通道。 元鳳 四年, 漢 遣 傅介子 斬其王 安歸 ,另立 尉屠耆 為王,更名為 鄯善 。 傅介子 以立功封侯。事見《漢書·西域傳上》及《傅介子傳》。后亦借用為殺敵立功的事典。 唐 張九齡 《送趙都護赴安西》詩:“他日文兼武,而今栗且寬,自然來月窟,何用刺 樓蘭 ?” 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寄李伯紀丞相》詞:“倚高寒、愁生故國,氣吞驕虜。要斬 樓蘭 三尺劍,遺恨琵琶舊語?!?明 姚茂良 《精忠記·應詔》:“出匣龍泉血未乾,平生志氣斬 樓蘭 ?!?陳毅 《衛(wèi)岡初戰(zhàn)》詩:“ 鎮(zhèn)江 城下初遭遇,脫手斬得小 樓蘭 。”
三尺劍
古劍長凡三尺,故稱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,此非天命乎?” 唐 杜甫 《重經(jīng)昭陵》詩:“風塵三尺劍,社稷一戎衣?!?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寄李伯紀丞相》詞:“要斬 樓蘭 三尺劍,遺恨琵琶舊語?!?柳亞子 《二十世紀大舞臺發(fā)刊詞》:“莽莽神州,天地邱墟。男兒不能提三尺劍,報九世仇。”
遺恨
遺恨 (yíhèn) 未盡的心愿,未完成的理想,遺憾 eternal regret 吾遺恨也?!鳌?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琵琶舊語
《宋書·樂志一》:“ 傅玄 《琵琶賦》曰:‘ 漢 遣 烏孫公主 嫁 昆彌 ,念其行路思慕,故使工人裁箏、筑,為馬上之樂。欲從方俗語,故名曰琵琶?!焙笠浴芭煤Z”、“琵琶舊語”,表示對外屈辱求和之意。 唐 杜甫 《詠懷古跡》之三:“千載琵琶作胡語,分明怨恨曲中論?!?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寄李伯紀丞相》詞:“要斬 樓蘭 三尺劍,遺恨琵琶舊語?!?/p>成語解釋表示對外屈辱求和之意。琵琶舊語出處《宋書·樂志一》:“傅玄《琵琶賦》曰:‘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,念其行路思慕,故使工人裁箏、筑,為馬上之樂。欲從方俗語,故名曰琵琶。’”使用例句要斬樓蘭三尺劍,遺恨琵琶舊語?!锼巍堅獛帧顿R新郞·寄李伯紀丞相》詞
張元干名句,賀新郎 寄李伯紀丞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