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韓琦《維揚好》
二十四橋千步柳,春風(fēng)十里上珠簾。
注釋參考
二十四橋
故址在 江蘇省 揚州市 江都縣 西郊。 唐 杜牧 《寄揚州韓綽判官》詩:“二十四橋明月夜,玉人何處教吹簫?”《方輿勝覽》謂 隋 代已有二十四橋,并以城門坊市為名。 宋 韓令坤 筑州城,別立橋梁,所謂二十四橋或存或廢,已難查考。 宋 沉括 《夢溪補筆談·雜志》:“ 揚州 在 唐 時最盛。舊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,東西七里三十步,可紀(jì)者有二十四橋。最西 濁河 茶園橋 ……自 驛橋 北河流東出,有 參佐橋 ,次東水門,東出有 山光橋 。”系指 揚州 城外西自 濁河橋 茶園橋 起,東至 山光橋 止沿途所有的橋。 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岡西錄》則以為:“ 廿西橋 即 吳家磚橋 ,一名 紅藥橋 ……《揚州鼓吹詞序》云: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,故名?;蛟患垂胖臉颍h皆非?!焙笥靡灾父栉璺比A之地。 宋 周邦彥 《玉樓春·惆悵詞》:“天涯回首一消魂,二十四橋歌舞地?!?元 薩都剌 《題清涼亭》詩:“二十四橋秋水白, 淮南 八月瀉銀河?!?/p>
春風(fēng)
春風(fēng) (chūnfēng) 春天的風(fēng) spring breeze 春風(fēng)十里揚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?!拍痢顿泟e》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(huán)境 with smile珠簾
珠簾 (zhūlián) 用線穿成一條條垂直串珠構(gòu)成的簾幕 bead door curtain 散入珠簾?!啤?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韓琦名句,維揚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羅仲憲送蔊菜謝以長句——— 楊萬里〔宋代〕
- 愛山——— 釋紹曇〔宋代〕
- 紹興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相和歌辭陽春曲——— 溫庭筠〔唐代〕
- 雨中花慢——— 張孝祥〔宋代〕
- 癸卯豫章貢闈酬贈教授張安叔——— 曾豐〔宋代〕
- 阮郎歸·春風(fēng)吹雨繞殘枝——— 秦觀〔宋代〕
- 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——— 蘇轍〔宋代〕
- 斗牛山登高——— 陳杰〔宋代〕
- 生查子(收燈日次李舉之韻)——— 洪適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