茲亭便與圖經(jīng)載,何況制名繇孟韓
出自宋代趙蕃《劉伯山書來云有施主為造一亭劉子澄名曰竹溪》:
竹外青原久不看,書來剩喜報平安。
修筠流水故亦有,高士韻人良獨難。
杜老不應棲錦里,謫仙終合見金鑿。
茲亭便與圖經(jīng)載,何況制名繇孟韓。
注釋參考
圖經(jīng)
附有圖畫、地圖的書籍或地理志。 唐 王建 《題酸棗縣蔡中郎碑》詩:“不向圖經(jīng)中舊見,無人知是 蔡邕 碑?!?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徐漢玉》:“行至 來賓縣 ,得圖經(jīng),視之, 唐 嚴州 也。” 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原經(jīng)中》:“辨疆域者有圖經(jīng), 摯虞 以作畿服經(jīng)也?!?/p>
何況
何況 (hékuàng) 不消說 let alone 一項改革都會經(jīng)過不少曲折,更何況一場革命 更加 furthermore 學好本民族的語言尚且要花許多力氣,何況學習另一種語言呢 表示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,用法基本上同“況且” what is more 何況供百人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 你去接他一下,這兒不好找,何況他又是第一次來制名
制品的名目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墨工制名多蹈襲》:“墨工製名多相蹈襲,其偶然耶?亦好事者冀其精藝,追配前人,故以重名之也?!?/p>
孟韓
孟子 與 韓愈 的并稱。 宋 蘇洵 《上田樞密書》:“ 孟 韓 之溫醇, 遷 固 之雄剛, 孫 吳 之簡切,投之所嚮,無不如意?!?元 楊奐 《謁廟》詩:“會見春風入杏壇,奎文閣上獨馮闌。淵源自古尊 洙 泗 ,祖述何人似 孟 韓 !”
趙蕃名句,劉伯山書來云有施主為造一亭劉子澄名曰竹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