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木自臭味,雨露元一垅
出自宋代李流謙《游護(hù)圣寺分韻得共字》:
散員繩檢寬,暇日得放縱。
天明風(fēng)發(fā)屋,飛蓋怯掀弄。
朋簪諾已宿,駕言盍不勇。
幽禪遠(yuǎn)城郭,伉壯塔廟涌。
華鯨三向罷,僧眾肅如拱。
香秔撩鼻觀,饞沫出流湩。
三生石上歌,浩劫幾丘冢。
失腳今悔深,彈指昔緣重。
聯(lián)裾玉連環(huán),談端豁煩壅。
草木自臭味,雨露元一垅。
摩挲老瓦盆,此酌宜數(shù)共。
已無系日繩,但有思家夢。
注釋參考
草木
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?!兑住だぁ罚骸疤斓刈兓?,草木蕃?!?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, 盤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。” 明 劉基 《<悅茂堂詩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則痛,鳥獸不得其性則瘏,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?!?/p>
(2).指荒野。《韓非子·說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?!?/p>
(3).比喻卑賤。多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陳子昂 《諫刑書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?!?宋 蘇軾 《笏記》之一:“徒傾艸木之心,莫報(bào)乾坤之施?!?/p>
臭味
臭惡之氣味?!吨芏Y·天官·內(nèi)饔》“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” 漢 鄭玄 注:“腥臊羶香可食者,是別其不可食者,則所謂者皆臭味也?!?清 趙翼 《裙帶魚臭如醃鲞莪洲白門乃酷嗜詩以調(diào)之》:“臭味輼輬不可親,嗜痂偏作席間珍。”
(1).氣味。 漢 仲長統(tǒng) 《昌言下》:“性類純美,臭味芬香,孰有加此乎?” 宋 蘇軾 《題楊次公蕙》詩:“蕙本蘭之族,依然臭味同?!?/p>
(2).比喻志趣。 漢 蔡邕 《玄文先生李休碑》:“凡其親昭朋徒,臭味相與,大會而葬之?!?唐 元稹 《與吳端公崔院長五十韻》:“吾兄諳性靈, 崔子 同臭味。投此掛冠詞,一生還自恣。” 清 方苞 《贈潘幼石序》:“豈臭味之同,雖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?”
(3).比喻同類。《左傳·襄公八年》:“ 季武子 曰:‘誰敢哉!今譬於草木,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言同類?!?唐 李百藥 《房彥謙碑》:“且復(fù)留連宴賞,提攜臭味,登山臨水,必動詠言?!?宋 蘇軾 《下財(cái)啟》:“夙緣契好,獲媾婚姻,顧門閥之雖微,恃臭味之不遠(yuǎn)。”
雨露
雨露 (yǔlù) 雨和露,比喻恩惠、恩澤 rain and dew元一
(1).即一元。四千六百十七年的一個(gè)周期。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:“三統(tǒng)合於一元,故因元一而九三之以為法?!眳⒁姟?一元 ”。
(2).指萬物的本源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九徵》:“凡有血?dú)庹吣缓灰詾橘|(zhì)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暢玄》:“胞胎元一,范鑄兩儀。”
李流謙名句,游護(hù)圣寺分韻得共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