泛流張翠幕,拂迥掛紅旌。
出自唐朝宋之問《幸岳寺應(yīng)制》
暫幸珠筵地,俱憐石瀨清。泛流張翠幕,拂迥掛紅旌。
雅曲龍調(diào)管,芳樽蟻泛觥。陪歡玉座晚,復(fù)得聽金聲。
注釋參考
泛流
亦作“泛流”。流水。 唐太宗 《采芙蓉》詩:“棲鳥還密樹,泛流歸建章?!?/p>
翠幕
(1).翠色的帷幕。 晉 潘岳 《藉田賦》:“青壇蔚其岳立兮,翠幕黕以云布。” 宋 柳永 《望海潮》詞:“煙柳畫橋,風(fēng)簾翠幕,參差十萬人家?!?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報告戲情》:“秋燈明翠幕,夜案覽蕓編?!?/p>
(2).比喻蒼翠濃蔭的林木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和藉田》:“地廣重畦浄,林芳翠幕懸?!?唐 蘇颋 《奉和恩賜樂游園宴應(yīng)制》:“垂柳金堤合,平沙翠幕通。”《文匯報》1986.6.17:“略過了翠幕煙霞的 杭州 ,且舍下曲水流觴的 紹興 ,休道行色匆匆,只為歸心如箭?!?/p>
掛紅
亦作“掛紅”。1.懸掛紅幛。表示慶賀。 元 鄭廷玉 《金鳳釵》楔子:“你若得了官,我便準(zhǔn)備著果盒酒兒,與你掛紅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四四回:“選個吉日,開張肉舖。眾鄰舍親戚都來掛紅賀喜,喫了一兩日酒?!?/p>
(2).指懸掛的紅幛。 廖漢生 《紅色的神兵》:“實在弄不到,就到廟里去,把老百姓給菩薩的掛紅拿來用?!?/p>
(3).宴會劃拳時,勝者陪負(fù)者飲酒。 張壽臣 《楊林標(biāo)》:“贏啦,贏啦是人家喝,他也掛紅啊,一掛紅也得吃也得喝呀!”
宋之問名句,幸岳寺應(yīng)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