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草浪出山,大隱乃居市
出自宋代陳與義《同叔易于觀我齋分韻得自字》:
小草浪出山,大隱乃居市。
功名一畫餅,甚矣癡兒計(jì)。
傾身犯火宅,顧自以為戲。
汗顏逢冰子,更復(fù)問奚自。
三肅齋中人,本是青云器。
雖然山上山,政爾吏非吏。
肅肅窗前竹,見引著勝地。
世間劇寒暑,了不受榮悴。
門前剝啄客,欲問觀我意。
但持邯鄲枕,贈(zèng)我一覺睡。
注釋參考
小草
(1).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統(tǒng)稱?!稑犯娂で迳糖o二·前溪歌之五》:“黃瓜是小草,春風(fēng)何足嘆?!?明 楊慎 《續(xù)百一詩》之十五:“葛藟縈樛木,兔絲附女蘿;夭夭二小草,洪蔭仰巨柯?!?/p>
(2).中藥遠(yuǎn)志苗別名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七:“遠(yuǎn)志苗曰小草,根曰遠(yuǎn)志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排調(diào)》:“ 謝公 始有 東山 之志,后嚴(yán)命屢臻,勢不獲已,始就 桓公 司馬。于時(shí)人有餉 桓公 藥草,中有遠(yuǎn)志。公取以問 謝 :‘此藥又名小草,何一物而有二稱?’ 謝 未即答。時(shí) 郝隆 在坐,應(yīng)聲答曰:‘此甚易解,處則為遠(yuǎn)志,出則為小草。’ 謝 甚有愧色。 桓公 目 謝 而笑曰:‘ 郝參軍 此過乃不惡,亦極有會(huì)?!焙笠孕〔萦髌接?。亦含雖懷遠(yuǎn)志而遭際不遇之慨。 宋 陸游 《澗松》詩:“藥出山來為小草,楸成樹后困長藤?!?金 元好問 《洞仙歌》詞:“似山中遠(yuǎn)志,謾出山來,成個(gè)甚,只是人間小草!” 明 吳承恩 《賞花釣魚謝表》:“臣等小草,愧乎出山涸轍?!?/p>
(3).指茶葉。 宋 張祁 《答人覓茶》詩:“內(nèi)家新賜密云龍,只到調(diào)元六七公;賴有家山供小草,猶堪詩老薦春風(fēng)?!?/p>
(4).草稿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秦宓傳》:“愿明府勿以 仲父 之言假於小草,民請(qǐng)為明府陳其本紀(jì)。” 清 查慎行 《自題癸未以后詩稿》詩:“論卷排成手自刪,多慚小草落人間?!?/p>
(5).謂草書之字形小巧者。 唐 懷素 有《小草千字文》。 宋 陸游 《村圃》詩:“小草臨池學(xué),新詩滿竹題?!?明 陸深 《書輯》:“ 羲 獻(xiàn) 之書,謂之今草;結(jié)構(gòu)微眇者,謂之小草。”
出山
出山 (chūshān) 到山外去 come out from the mountains 舊指隱士出任官職。借指出來主持某種事務(wù)或擔(dān)任某種職務(wù) come out to be an official大隱
(1).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遠(yuǎn)的人。 晉 王康琚 《反招隱詩》:“小隱隱陵藪,大隱隱朝市: 伯夷 竄 首陽 , 老聃 伏柱史。” 郁達(dá)夫 《舒姑屏題壁》詩:“不知池上 西王母 ,亦憶 東方 大隱無?”
(2).指真正的隱士。 清 黃鷟來 《題毛闇齋采芝圖》詩:“大隱不忘世,葆璞天地間。美哉 綺 與 甪 ,采芝於 商山 。”
陳與義名句,同叔易于觀我齋分韻得自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