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普《純父家池雙頭蓮》:
天地化育工,兩致一為要。
對待管流行,并起非橫矯。
亭亭南北樞,赫赫東西曜。
仁義與誠明,彼此相契約。
英皇既堯舜,豐姿巧相肖。
孤竹秀雙仁,洛水濯二妙。
人生相遭處,亦有相感召。
莘摯自犁鋤,尚父由漁釣。
共臥起煙波,魚水興蓬藋。
是為圣人偶,心膽何相照。
顏淵得仲尼,仲尼有荷篠。
孝亭合朱祭,天津會程邵。
是為德不孤,氣味何同調(diào)。
世間間草木,不足充野燒。
惟蓮出清水,植立獨奇峭。
不染淤泥緇,不逐波流漂。
何骨中庸中,肌內(nèi)離騷嚼。
玩花渴頓蘇,食實饑足療。
靜中對君子,不語潛教詔。
一朝出蓮枝,此事非人料。
將興必有祥,事若玉阿鞘。
茲化豈徒爾,可以觀其徼。
上侍鶴發(fā)慈,齒高德彌劭。
下盼庭階郎,一一凌風(fēng)鷂。
平生所樹蓻,不但供棲燎。
濯纓作君子,口不道羿澆。
此去事偶心,如風(fēng)歷眾竅。
家居作曾閔,富貴當(dāng)廊廟。
商湯不待干,重華不勞叫。
決無李廣奇,起足即嫖姚。
伶俜老書生,家在千里橋。
有心多不符,蠹簡徒竊剽。
年來始逢君,恨不年再少。
論心膝漸親,講理頭不掉。
相逢路不異,握手窮深穾。
相磨道義出,不覺辭螢爝。
人生何如此,無際可窺眺。
共靡中孚爵,自發(fā)同人笑。
此卉信如人,對酒為之酹。
酌酒禮此花,敢醴不敢醮。
注釋參考
人生
人生 (rénshēng) 人一生中的活動 activity of a life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human life;life 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 與人的關(guān)系生疏,不熟悉 relation with people 人生地疏有相
(1).謂有貴相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命義》:“猶 高祖 初起,相工入 豐 沛 之邦,多封侯之人矣。未必老少男女俱貴而有相也?!薄侗笔贰R紀(jì)中·文宣帝》:“﹝ 武明太后 ﹞及產(chǎn),命之曰 侯尼于 , 鮮卑 言有相子也?!?唐 白居易 《自詠》:“形容瘦薄詩情苦,豈是人間有相人?”
(2).指有貴相的人?!短綇V記》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《廣異記·閻庚》:“鬼云:‘ 庚 命貧,無位祿?!?仁亶 問:‘何以致之?’鬼云:‘或絆得佳女,配之有相,當(dāng)能得耳?!?/p>
(3).佛教語。佛教主張萬有皆空,心體本寂。稱造作之相或虛假之相為“有相”。相,指事物的形象狀態(tài)。 唐 一行 《大日經(jīng)疏》卷一:“可見可現(xiàn)之法,即為有相;凡有相者,皆是虛妄。” 唐 姚合 《過欽上人院》詩:“有相無相身,唯師説始真?!?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原名》:“何謂違宗?彼以物有如種極微也。而忌言人有菴摩羅識。因言無相者無有。詰之曰:如種極微有相不?則解矣?!?/p>
感召
感召 (gǎnzhào) rally sb.to a worthy cause;move;inspire 感化并召喚 在政策的感召下,他自首了 通過神或超自然的力量把某種意思傳給或透露給代理人 說了受上帝感召而說的話陳普名句,純父家池雙頭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