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賦園中所有十首》:
牽牛非佳花,走蔓入荒榛。
開花荒榛上,不見細蔓身。
誰翦薄素紗,浸之青藍盆。
水淺浸不盡,下余一寸銀。
嗟爾危弱草,豈能凌霜晨。
物性有稟受,安問秋與春。
注釋參考
物性
事物的本性。 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聞》卷九:“嗚呼!地土風(fēng)氣之能移物性如是耶?” 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閨房記樂》:“鶴善舞而不能耕,牛善耕而不能舞,物性然也?!?梁啟超 《中國學(xué)術(shù)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三章第四節(jié):“惟有陰陽五行之僻論,跋扈于學(xué)界,語及物性,則緣附以為辭,怪誕支離,不可窮詰?!?/p>
稟受
亦作“稟受”。猶承受。舊常指受于自然的體性或氣質(zhì)?!痘茨献印ば迍?wù)訓(xùn)》:“各有其自然之勢,無稟受於外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氣壽》:“非天有長短之命,而人各有稟受也。” 唐 韓愈 《秋懷》詩之二:“運行無窮期,稟受氣苦異?!?金 王若虛 《臣事實辨》:“ 浩 問 劉惔 ,自然無心於稟受,何為善人少惡人多?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吏部二·士大夫癖性》:“蓋好尚懸絶,各出稟受,何必盡同?!?/p>
蘇轍名句,賦園中所有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