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兩漢卓文君《怨郎詩》:
一朝別后,二地相懸。
。
只說是三四月,又誰知五六年?。
七弦琴無心彈,八行書無可傳。
。
九連環(huán)從中折斷,十里長亭望眼欲穿。
。
百思想,千系念,萬般無奈把郎怨。
。
萬語千言說不完,百無聊賴,十依欄桿。
。
九重九登高看孤雁,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。
。
七月半,秉燭燒香問蒼天,。
六月三伏天,人人搖扇我心寒。
。
五月石榴紅似火,偏遇陣陣?yán)溆隄不ǘ恕?br>。
四月枇杷未黃,我欲對鏡心意亂。
。
忽匆匆,三月桃花隨水轉(zhuǎn)。
。
飄零零,二月風(fēng)箏線兒斷。
。
噫,郎呀郎,巴不得下一世,你為女來我做男。
注釋參考
七月半
指農(nóng)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(jié),舊俗于此日設(shè)祭超度亡故親人,稱盂蘭盆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終制》:“若報(bào)罔極之德,霜露之悲,有時(shí)齋供,及七月半盂蘭盆,望於汝也?!?/p>
秉燭
謂持燭以照明。 唐 孟浩然 《春初漢中漾舟》詩:“良會難再逢,日入須秉燭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道損司門》詩:“朝看不足暮秉燭,何暇更尋桃與杏?!薄度龂萘x》第七七回:“起坐內(nèi)室,秉燭看書?!薄都t樓夢》第一一四回:“丫頭秉燭伺候?!?/p>
燒香
燒香 (shāoxiāng) 拜神佛時(shí)點(diǎn)著香插在香爐中 burn joss sticks (before an idol) 燒香拜佛 比喻為求人辦事而請客送禮 bribe 有些地方風(fēng)氣不正,辦事得先燒香蒼天
蒼天 (cāngtiān) 古時(shí)指春天 spring 上天;上蒼 heaven 悠悠蒼天卓文君名句,怨郎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