鋒旗戊午肆長驅(qū),江北江南分戰(zhàn)守
出自宋代陽枋《壽制置夏節(jié)使》:
丙申蚩尤臨蜀口,三十年余遭踐蹂。
當時五十郡全軍,兵與民財堪著手。
鋒旗戊午肆長驅(qū),江北江南分戰(zhàn)守。
彫瘵僅存六州,鴻雁飛鳴孤夜吼。
先生受任勢凌兢,倉扁視證亦驚走。
無麪餺飥難支撐,將勇兵強民力阜。
前賢用蜀當優(yōu)游,先生端力排紛糾。
農(nóng)炊豈暇勸加餐,春風未始一杯酒。
公心只有天地知,雖處艱關(guān)安且久。
事不辭難功不矜,節(jié)度樞垣亦廉取。
天下都統(tǒng)捧霞觴,先生一人更誰有。
注釋參考
鋒旗
亦作“鏠旗”。靈旗上有太一、招搖、天蜂三星。古代用以敬神,使進軍討伐取勝。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“以牡荊畫幡日月北斗登龍,以象太一三星,為泰一鏠旗?!?宋 岳珂 《桯史·開禧北伐》:“時鏠旗深入,未有所底?!?明 劉基 《處州石末公德政碑頌》:“鏠旗所指,百怪走藏。” 章炳麟 《春秋左傳讀·哀公篇·獲其蠭旗》:“ 哀 二年:‘獲其蠭旗?!福骸短煳闹尽吩疲骸级擞袃尚牵阂粌?nèi)為矛,招搖;一外為盾,天蠭?!?《天官書》作鋒,鋒本字,蠭借字。)‘矛、盾動搖,角大,兵起?!渡锨Y》:‘“招搖”在上,急繕其怒?!ⅲ骸嬚袚u星於旌旗上,以起居堅勁軍之威怒,象天帝也。招搖星在北斗杓端,主指者?!瘬?jù)此,則‘蠭旗’者,謂畫天蠭於旌旗,猶‘招搖’也。皆主兵,故通用?!督检胫尽吩疲骸疄榉?南越 ,告禱泰一……為泰一鏠旗,命曰靈旗,為兵禱,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?!庖嗒q是太一三星,謂太一在后,招搖、天蠭在前,合三星也。”一說即蜂旗。畫有狀如丹鳥的大蜂的戰(zhàn)旗。鋒,通“ 蜂 ”。 北周 庾信 《周車騎將軍賀婁公神道碑》:“鋒旗不息,刁斗恒驚。” 倪璠 注:“疑作‘蜂旗’。《左傳·哀二年》曰:‘ 鄭 人擊 趙簡子 ,得其蜂旗?!?/p>
長驅(qū)
長驅(qū) (chángqū) 指軍隊迅速地向遠方挺進 push deep 長驅(qū)千里北江
古以 南江 、 北江 、 中江 為三江。 北江 指今 長江 下游?!稌び碡暋罚骸皷|為 北江 ,入于海?!?孔 傳:“自 彭 蠡 ,江分為三,入 震澤 ,遂為 北江 而入海。”
戰(zhàn)守
攻和守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救邊》:“是故戰(zhàn)守之策,不可不早定也?!?晉 陸機 《辯亡論上》:“戰(zhàn)守之道,抑有前符,險阻之利,俄然未改,而成敗貿(mào)理,古今詭趣,何哉?” 宋 曾鞏 《請西北擇將東南益兵札子》:“故臣以謂西北之宜當擇將率,付之一州一路,任之以戰(zhàn)守之責。” 清 夏燮 《中西紀事·剿撫異同》:“現(xiàn)在 僧格林沁 兵威已壯,講求戰(zhàn)守,振刷精神,洋人頗知畏懼。”
陽枋名句,壽制置夏節(jié)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