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心久更微,正坐簪紱拘
出自宋代李彌遜《自毗陵與兄弟避地南來約為連江之歸中涂各以》:
胡塵暗中原,大駕巡江都。
春風遂南渡,百避咸奔趨。
衣冠困陵暴,川陸紛舟輿。
微生本萍奇,寧復安吾廬。
褰裳犯深險,顛仆妻與即。
懷恩痛未報,無路先貔貙。
巖穴多遺賢,天網(wǎng)固亦疏。
驊騮懼捐充,未數(shù)十駕駑。
銜悲望君門,忍作永訣圖。
扁舟兄及弟,去指東海隅。
夜榜亞修舳,曉帆趁橫蒲,如何忽參商,行止分半途。
怡怡風月夕,來若同隊魚。
慘遭霜露秋,去如獨翔鳧。
歲晏道路長,只影誰與俱。
但憂赤眉間,能致黃耳無。
于燈攪寒夢,起坐中腸枯。
載歌鹡鴒詩,引淚零襟裾。
閩山我舊國,下隱同姓居。
潮田歲再獲,海錯日丙漁。
荔子擘張索,江瑤截冰圾。
家家潑春釀,取醉不待沽。
木落終糞本,茲言紳可書。
悲心久更微,正坐簪紱拘。
歸休儻永訣,愿言當前驅。
茅茨卜幽勝,荷鍤手自鋤。
松竹植門巷,蘭菊羅庭除。
杖屢發(fā)老椎,杯盤接響閭。
共追一笑歡,可解千日臞。
著鞭須及辰,暮景速過駒。
注釋參考
悲心
哀痛的情思?!蛾P尹子·極》:“人之善琴者,有悲心,則聲悽悽然。” 晉 張載 《七哀詩》之二:“哀人易感傷,觸物增悲心?!?清 黃景仁 《和容甫》:“悲心入秋夜,菀邑思飛揚?!?/p>
正坐
端坐;正身而坐?!肚f子·庚桑楚》:“ 南榮趎 蹵然正坐曰:‘若 趎 之年者已長矣,將惡乎託業(yè),以及此言邪?’”《后漢書·皇后紀上·和熹鄧皇后》:“若并時進見,則不敢正坐離立,行則僂身自卑。” 宋 曾鞏 《寶月大師塔銘》:“其夕沐浴易衣,正坐而卒?!薄对偕墶返诹兀骸爸灰?鄔必凱 與 神武真人 ,端身正坐,兩旁排列得刀鎗密密,劍戟森森。”
簪紱
冠簪和纓帶。古代官員服飾。亦用以喻顯貴,仕宦。 唐 李頎 《裴尹東溪別業(yè)》詩:“始知物外情,簪紱同芻狗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奏上時務書》:“凡居近位,歲進子孫,簪紱盈門,冠蓋塞路?!?清 方文 《述哀》詩:“兒長粗能文,母日望簪紱。”
李彌遜名句,自毗陵與兄弟避地南來約為連江之歸中涂各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