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斥屢專城,織羅仍典午
出自宋代王禹偁《五哀詩故尚書兵部侍郎瑯琊王公》:
瑯琊龜名父子,少孤起徒步。
贄謁桑魏公,藻監(jiān)非易與。
撫頂久嘆惜,王楊許為伍。
諸侯取為官,佐幕大名府。
主帥杜重威,功大心跋扈。
天驥被縶維,神龜罹龜罟。
六師薄孤壘,三龜開生路。
主人既釋放,賓筵因詿誤。
逼脅本非辜,貶謫尋不赴。
折腰紆墨綬,搨翼久未舉。
梁竦恥州縣,長卿有辭賦。
里行旌邑政,柱史登朝序。
抨彈志不樂,潤色才有素。
錦窠應列宿,星垣吟藥樹。
丹青生帝典,金玉鏗王度。
東觀秉直筆,南龜司貢部。
時英萃門下,藹藹騰嘉譽。
鵬掀六月風,豹蔚七日霧。
多才同列忌,嫉惡奸人怒。
排斥屢專城,織羅仍典午。
名宦頗流離,衣食常貧窶。
文明起代邸,振拔非不遇。
紫微雖正拜,白發(fā)已遲暮。
史魚直有遺,棖也剛不吐。
非才占清列,志欲投兕虎。
英俊在草萊,力能生翅羽。
毀譽兩無私,華袞間蕭斧。
掌選循故實,尹京恥鉤距。
名位僅三事,疾瘵嬰二豎。
告滿拜貳卿,君恩慰沉痼。
終見哲人萎,蕭蕭空垅墓。
鯉庭有令嗣,鳳閣登仙署。
兩制列門生,九原應自許。
蒼蒼猶足信,吾道似有訴。
余慶在子孫,明明深可據(jù)。
注釋參考
排斥
排斥 (páichì) 不相容、使離開或不使進入 exclude;repel 排斥異己專城
專城 (zhuānchéng) 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一類的地方長官 the high-ranking official who is in charge of a prefectue 四十專城居?!稑犯娂つ吧仙!?h3>織羅羅織。謂虛構罪名,陷害無辜。 唐 李白 《雪讒詩贈友人》:“人生實難,逢此織羅?!薄缎挛宕贰ぬ瞥紓鳌っ啊罚骸?璋 前經(jīng)推劾,已蒙昭雪,而 延祚 以責賂之故,復加織羅?!?宋 曾鞏 《徐孺子祠堂記》:“然在位公卿大夫,多豪杰特起之士,相與發(fā)憤同心,直道正言,分別是非白黑,不少屈其意;至於不容,而織羅鉤黨之獄起。”《元典章·圣政二·理冤滯》:“比者尚書省 脫忽脫 、 三寳奴 等織羅煅煉,濫殺立威?!?/p>
典午
(1).“司馬”的隱語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譙周傳》:“ 周 語次,因書版示 立 曰:‘典午忽兮,月酉沒兮?!湮缯?,謂 司馬 也;月酉者,謂八月也。至八月而 文王 ( 司馬昭 )果崩?!?晉 帝姓 司馬 氏,后因以“典午”指 晉 朝。《晉書·安帝恭帝紀論》:“是以 宋高 非典午之臣, 孫恩 豈金行之寇。”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佔畢四》:“當涂為 魏 ,典午為 晉 ,世率知之,而意義出處,或未明了。案……典,司也;午,馬也?!?柳亞子 《南社會于虎丘之張東陽祠,詩以紀之》:“莫笑過江典午鯽,豈無橫槊 建安 才!”
(2).“司馬”的隱語。指司馬之官職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居笠轂而掌兵,出蘭池而典午?!?唐 顏真卿 《鮮于公神道碑銘》:“ 邵陽 典午, 漢陽 紆組。”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十:“ 宋文安公 《自禁庭謫鄜畤》詩云:‘九月一日奉急宣,連忙趨至閤門前。忽為典午知何罪,謫向 鄜州 更憮然!’蓋當時謫黜者,召至閤門受命乃行也?!?/p>
王禹偁名句,五哀詩故尚書兵部侍郎瑯琊王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