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曉行》:
寒雞誤客行,躑躅犯霜露。
冰凍不生潮,娥江夜難渡。
注釋參考
客行
離家遠行,在外奔波?!豆旁娛攀住っ髟潞勿ā罚骸翱托须m云樂,不如早旋歸。” 南朝 宋 鮑照 《還都道中作》詩:“昨夜宿 南陵 ,今旦入 蘆州 。客行惜日月,崩波不可留?!?唐 溫庭筠 《商山早行》詩:“晨起動征鐸,客行悲故鄉(xiāng)。鷄聲茅店月,人跡板橋霜?!?明 吳騏 《感時節(jié)事寄計子山陸孝曾》詩:“客行愁道路,時事慮蕭墻, 薊 北非吾土, 秦 中亦客鄉(xiāng)。”
躑躅
躑躅 (zhízhú) 徘徊不前 pace up and down;loiter around 金車玉作輪,躑躅青驄馬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始躑躅于燥吻。——《文選》 用腳踏地 tread 立躑躅而不安。——宋玉《神女賦》犯霜露
(1).形容旅途艱苦。語出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必使而君棄而封守,跋涉山川,蒙犯霜露,以逞君心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秋胡行》:“嚴駕越風寒,解鞍犯霜露?!?/p>
(2).泛指辛苦奔走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任秀》:“吾家故無恒產(chǎn),八口衣食,皆恃一人犯霜露。今不幸,殂謝異域?!?/p>
釋文珦名句,曉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