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李彭老《青玉案》
楚峰十二陽臺路。算只有、飛紅去。玉合香囊曾暗度。榴裙翻酒,杏簾吹粉,不識愁來處。燕忙鶯懶青春暮。蕙帶空留斷腸句。草色天涯情幾許。荼シ開盡,舊家池館,門掩風(fēng)和雨。
注釋參考
榴裙
紅如榴花的裙子。 元 王逢 《聽鄭廷美彈琴》詩:“榴裙蕙帶辭羅洞,玉佩珠瓔脫飛鞚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湖賞》:“銀塘風(fēng)味,豈甘心叢林自棲。誰念我桃葉無緣,幸逢卿榴裙堪繫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寄扇》:“榴裙裂破舞風(fēng)腰,鸞鞾翦碎凌波靿?!?/p>
杏簾
舊時酒店前懸掛的酒幌?!都t樓夢》第十七回:“舊詩云:‘紅杏梢頭掛酒旗?!缃衲羟翌}以‘杏簾在望’四字?!?/p>
不識
(1).不知道,不認識?!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?!吨芏Y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。” 鄭玄 注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報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?!?/p>
來處
謂來而安處?!对姟ご笱拧D鹥》:“鳧鷖在渚,公尸來燕來處?!?毛 傳:“處,止也?!?鄭玄 箋:“其來燕似若止得其處?!?/p>
(1).所來的地方。 唐 鄭谷 《石門山泉》詩:“云邊野客窮來處,石上寒猿見落時。” 元 馬致遠 《任風(fēng)子》第二折:“你來處來,去處去,休迷了正道?!?/p>
(2).指來歷,出處。指引文或典故的來源。 宋 黃庭堅 《答洪駒文書》之二:“ 老杜 作詩, 退之 作文,無一字無來處?!?宋 王楙 《野客叢書·未渠央》:“今人詩句多用未渠央事,往往不究來處?!?/p>
李彭老名句,青玉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