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毛并《薄幸》:
柳橋南畔。
駐驄馬、尋春幾遍。
自見了、生塵羅襪,爾許嬌波流盼。
為感郎、松柏深心,西陵已約平生愿。
記別袖頻招,斜門相送,小立釵橫鬢亂。
恨暗寫、如蠶紙,空目斷、高城人遠(yuǎn)。
奈當(dāng)時消息,黃姑織女,又成王謝堂前燕。
托琴心怨。
怕嬌云弱雨,東風(fēng)驀地輕吹散。
傷春病也,狼藉飛花滿院。
注釋參考
別袖
謂揮袖道別。 唐 韓愈 《晚泊江口》詩:“迴首那聞?wù)Z?空看別袖翻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李修孺留別》之二:“此生別袖幾回麾,夢里 黃州 空自疑?!?/p>
斜門
指宮中角門。 唐 李商隱 《燒香曲》:“玉珮呵光銅照昏,簾波日暮衝斜門。” 葉蔥奇 疏注引 道源 曰:“斜門,宮中角門也?!?/p>
小立
暫時立住。 宋 楊萬里 《雪后晚晴賦絕句》:“只知逐勝忽忘寒,小立春風(fēng)夕照間?!?明 袁宏道 《赴棲霞》詩:“舟迂迷去處,小立問漁翁?!?清 鄭燮 《賀新郎·落花》詞:“小立梅花下,問今年暖風(fēng)未破,如何開也?”
釵橫鬢亂
形容婦女首飾不整,鬢發(fā)散亂。 宋 蘇軾 《洞仙歌·詠柳》詞:“繡簾開,一點明月窺人,人未寢,敧枕釵橫鬢亂。”
毛并名句,薄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