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劉得仁《夏日感懷寄所知》
了了見岐路,欲行難負心。趨時不圓轉(zhuǎn),自古易湮沉。
日正林方合,蜩鳴夏已深。中郎今遠在,誰識爨桐音。
注釋參考
了見
望見。 清 林則徐 《札蘇藩司為英船駛至浙江洋面趕修寶山沿海炮臺》:“﹝六月﹞初四日巳刻,遠遠瞭見有雙桅夾板夷船一隻,由東南外洋駛至 南韭山 對開極東外洋游弋,隨即前赴堵截?!?柳青 《銅墻鐵壁》第十二章:“我看為和大路以北聯(lián)絡(luò)方便,又要瞭見村里,就在村西北面的山里最好?!?/p>
岐路
(1).岔路?!读凶印ふf符》:“ 楊子 之鄰人亡羊,既率其黨,又請 楊氏 之豎追之。 楊子 曰:‘嘻!亡一羊,何追者之眾?’鄰人曰:‘多岐路?!?三國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詩:“美女妖且閑,採桑岐路間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僧榻傳音》:“事參商,心悒怏,岐路多亡羊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人生南北多岐路,將相神仙,也要凡人做?!?/p>
(2).指離別分手處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風(fēng)操》:“別易會難,古人所重; 江 南餞道,下泣言離……北間風(fēng)俗,不屑此事,岐路言離,歡笑分首?!?唐 王勃 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詩:“海內(nèi)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無為在岐路,兒女共沾巾?!?/p>
(3).比喻官場中險易難測的前途。《后漢書·鄧彪等傳論》:“統(tǒng)之,方軌易因,險涂難御。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,遲遲於岐路之間也。” 唐 元稹 《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》詩之三:“滿身沙蝨無防處,獨腳山魈不奈何。甘受鬼神侵骨髓,常憂岐路處風(fēng)波?!?/p>
(4).不正當?shù)耐緩健?唐 張固 《幽閑鼓吹》:“ 德裕 為兵部尚書,自得岐路,必當大拜,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。”
(5).即岐路人。江湖藝人。 明 朱有燉 《半夜朝元》第一折:“便休將財物逞,則俺這潑岐路恩情似畫餅。”
負心
[break friendship or love with sb.especially refer to transfer one’s love to somebody else;fail one's beloved] 違背良心;背棄情義
詳細解釋(1).違心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遏利》:“雖有南面之尊,公侯之位,德義有殆,禮儀不班,撓志如芷,負心若芬,固弗為也?!?彭鐸 校正:“撓,曲也。負,背也。兩句即‘撓如芷之志,負若芬之心’?!薄段倪x·謝靈運<初去郡>詩》:“牽絲及 元興 ,解龜在 景平 。負心二十載,於今廢將迎?!?李善 注引 嵇康 《幽憤詩》:“內(nèi)負宿心?!?/p>
(2).背棄情誼(多指轉(zhuǎn)移愛情)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民間君子,猶內(nèi)不負心,外不愧影,上不欺天,下不食言?!?唐 蔣防 《霍小玉傳》:“我為女子,薄命如斯;君是丈夫,負心若此?!薄都t樓夢》第一○四回:“你還不知道我的心和他的心么?都為的是 林姑娘 。你説我并不是負心,我如今叫你們弄成了一個負心的人了!” 張?zhí)煲?《報復(fù)》:“我去保證一個遺棄我的女人,我去保證一個負心的女人?”
劉得仁名句,夏日感懷寄所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