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幸三秋暮,登高九日初
出自唐代蕭至忠《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(yīng)制得馀字》:
望幸三秋暮,登高九日初。
朱旗巡漢苑,翠帟俯秦墟。
寵極萸房遍,恩深菊酎馀。
承歡何以答,萬億奉宸居。
注釋參考
望幸
(1).謂臣民、妃嬪希望皇帝臨幸?!稘h書·食貨志下》:“而郡國皆豫治道,修繕故宮,及當馳道縣,縣治宮儲,設(shè)共具,而望幸。”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后湖作》詩:“春方動辰駕,望幸傾五州?!?唐 杜牧 《阿房宮賦》:“縵立遠視而望幸焉,有不見者三十六年。” 明 瞿佑 《歸田詩話·詠炭詩》引 郭矮梅 《詠簾》:“思歸梁燕心長切,望幸宮娥眼欲穿?!?/p>
(2).希望僥幸之事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訟之遯》:“疾貧望幸,使伯行販,關(guān)牢擇羊,多得大牂。”
秋暮
(1).秋日的傍晚?!洞蟠鞫Y記·保傅》:“ 三代 之禮,天子春朝朝日,秋暮夕月,所以明有別也。” 唐 戴叔倫 《贈康老人洽》詩:“ 杜陵 往往逢秋暮,望月臨風攀古樹?!?/p>
(2).深秋。 謝覺哉 《不惑集·游秦堤靈渠》:“可惜今已秋暮,小舟掠秋柳而過,僅覺陰涼而已?!?/p>
登高
登高 (dēnggāo) 上到高處。也特指重陽節(jié)登山的風俗 ascend a height 登高壯觀天地間,大江茫茫去不還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》九日
(1).九個太陽。古代神話,謂天有十日,九日居大木之下枝,一日居上枝, 堯 使 后羿 射之,中九日。見《楚辭·招魂》、《山海經(jīng)·海外東經(jīng)》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愁霖賦》:“攀扶桑而仰觀兮,假九日於tian{1-1}皇?!?晉 傅玄 《雜詩》:“暘谷發(fā)清曜,九日棲高枝。” 清 顧炎武 《書女媧廟》詩:“彎弓不射九日落,蒼蒼列象生毛羽?!?/p>
(2).指農(nóng)歷九月九日重陽節(jié)?!端囄念惥邸肪硭囊?南朝 梁 吳均 《續(xù)齊諧記》:“今世人每至九日,登山飲菊酒?!?唐 李白 《九日龍山飲》詩:“九日 龍山 飲,黃花笑逐臣。” 元 丁鶴年 《登定?;⒍咨健吩姡骸皷|海十年多契闊,西風九日獨登臨?!?/p>
蕭至忠名句,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(yīng)制得馀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孩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