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游徑山》:
眾峰來自天目山,勢若駿馬奔平川。
中途勒破千里足,金鞭玉登相回旋。
人言山住水亦住,下有萬古蛟龍淵。
道人天眼識王氣,結(jié)茅宴坐荒山巔。
精誠貫山石為裂,天女下試顏如蓮。
寒窗暖足來樸渥,夜缽兄水降蜿蜒。
雪眉老人朝叩門,愿為弟子長參禪。
爾來廢興三百載,奔走吳會輸金錢。
飛樓涌殿壓山谷,朝鐘暮鼓驚龍眠。
晴空偶見浮海蜃,落日下數(shù)投林鳶。
有生共處覆載內(nèi),擾擾膏火同烹煎。
近來愈覺世路隘,每到寬處差安便。
嗟余老矣百事廢,卻尋舊學(xué)心茫然。
問龍乞水歸洗眼,欲看細(xì)字銷殘年。
注釋參考
人言
[people's words] 人們的評論,別人的議論
詳細(xì)解釋(1).別人的評議?!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岸Y義不愆,何恤於人言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滕大夫》之三:“早知百和俱灰燼,未信人言弱勝強(qiáng)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二:“ 晦翁 認(rèn)是大姓力量大,致得人言如此?!?/p>
(2).人的言語。 唐 儲光羲 《昭圣觀》詩:“石池辨春色,林獸知人言?!?/p>
(3).pi{1~1}霜的別名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·砒石》:“砒,性猛如貔,故名。惟出 信州 ,故人呼為信石;而又隱信字為人言?!?清 劉獻(xiàn)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一:“辟臭蟲方,用木瓜打碎,燒煙薰之,若加人言少許,其子粒粒皆爆碎?!?/p>
萬古
萬古 (wàngǔ) 萬世 through the ages;forever;eternally 萬古長青龍淵
(1).深淵。古人以為深淵中藏有蛟龍,故稱。《尸子》卷下:“清水有黃金,龍淵有玉英?!?漢 揚(yáng)雄 《甘泉賦》:“漂龍淵而遲九垠兮,窺地底而上回?!?唐 劉禹錫 《傷我馬詞》:“金臺已平骨空朽,投之龍淵從爾友。” 清 曹寅 《東城泛舟至齋僧館》詩:“清吟徹龍淵,狂笑脫狗砦?!?/p>
(2).古劍名。《戰(zhàn)國策·韓策一》:“鄧師、宛馮、龍淵、太阿,皆陸斷馬牛,水擊鵠鴈,當(dāng)敵即斬堅?!?晉 劉琨 《扶風(fēng)歌》:“左手彎繁弱,右手揮龍淵?!?/p>
蘇軾名句,游徑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