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處權(quán)《釣臺》:
先生志丘壑,溪山助幽興。
持竿聊爾爾,至樂在游泳。
故人已龍飛,旌車遠來聘。
掉頭藐不顧,長揖辭萬乘。
人生各有愿,可不安吾分。
是在易之乾,曰遁世無悶。
至今堂前竹,蒼翠有余潤。
我行出祠下,敬謁仰勝韻。
愧負營口腹,馳驅(qū)違本性。
言歸不敢遲,賣劍買魚艇。
注釋參考
是在
是在 (shìzài) 用作虛詞,表示一定時間或一段時間 on 他是在星期一去世的遁世無悶
亦作“遯世無悶”。謂逃避世俗而心無煩憂。《易·乾》:“不成乎名,遯世無悶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謂逃遯避世,雖逢無道,心無所悶。” 明 王守仁 《傳習錄》卷下:“諸君只要常常懷箇遁世無悶、不見是而無悶之心,依此良知,忍耐做去,任他功夫有進有退,久久自然有得力處?!币嘧鳌?遁俗無悶 ”、“ 遁逸無悶 ”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無為論》:“欲使自天祐之,吉無不利,舒卷隨取,進退自然,遁逸無悶,幽居永貞,亦何榮乎?” 唐 王勃 《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》:“遁俗無悶,因時有待?!?/p>
李處權(quán)名句,釣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